努力建设有吸引力、有凝聚力、
有创造力、有影响力的一流学会
祝启程
受四川陶研会和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初中专业委员会的委托,我牵头筹备四川陶研会初中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四川分会,在李锦韬会长和姚文忠教授、刘裕权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今天基本上完成筹备工作。
携带着四川初中教育人的希望,肩负着振兴四川初中教育的历史责任,四川陶研会初中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四川分会即将诞生了。我们为什么要办这个学会?我们将办一个什么样的学会?学会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各位初中教育工作者将在学会中有什么样的作为和收获,这些,我们的学会都将做出自己的回答:
一、四川初中专业委员会的社会价值与历史责任。
1、专业学会的社会价值。政府背景下的、体现国家意志的专业学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必将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专业学会,她主要有两大功能:
一是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第47条指出:“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这表明国家赋予了专业学会在教育管理中的职能。学会理应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职能并有所作为。
二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功能。要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整体提升,需要教育行政层面的公共政策支撑和教育学术层面的专业支撑。这是教育大厦的两根支柱。学会作为学术层面的专业支撑必将发挥出她的独特的价值和引领作用。
2、四川初中专业委员会的历史责任。当前初中教育面临三大困境,急需走出困境,突破瓶颈。一是社会地位的“矮化”。在小学、初中、高中三段中,初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有人形象地比喻:小学是“铁脚”,高中是“铜头”,初中是“豆腐腰”。初中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瓶颈”。有的校长坦诚,小学素质教育有“看点”,高中升学教育有“亮点”,而处在二者之间的初中因缺乏特色而“舅舅不疼,姥姥不爱”,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冷遇。在特级、评先进、评职称等方面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小学教师相比,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二是教育功能的异化。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断乳期和“事故”多发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最艰难的关键期,需要身与心、德与智和谐发展的教育,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然而被功利主义价值观所包围和“绑架”的初中教育很难去照顾知识基础以外的其它素质的养成,而越来越陷入为“考而教”的困境。素质教育遭遇阻抗,初中教育急需向工具化、功利化突围。
三是初中“教育力”的弱化。一是教师职业素质、教育理想的弱化。完全中学拆分时,优秀教师大多到高中了,初中教师只要优秀的大多又转岗跳到了高中,小学富余的教师也转岗到初中。造成初中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加之缺乏学术支撑和有效培训,造成初中教师普遍存在境界不高,普遍缺乏教育理想。二是校长的专业权威和教育领导力的弱化,由于管理体制的缺陷和学校硬件建设的需要,形成了校长工作着力点在教育教学的“外围”打转的行为定势,加上初中校长很少有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和愿望,造成眼界狭窄、境界不高,久而久之就形成领导力的弱化。进入教学领导力缺失、教育决策力缺失、教育理想缺失的无奈之境。
要解决初中教育的以上三大困境,需要教育行政层面的公共政策的调整,更需要教育学术的有力支撑,对此,初中专业委员会是铁肩挑道义,任重而道远。
二、四川初中专业委员会的目标定位与运行机制。
1、坚持“四有”办会目标。
四川初中专业委员会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努力创办“四有”学会。
有吸引力——学会将通过发挥其社会管理功能和教育发展功能,使学会成为初中校长的发展学校、初中教师的发展学校,学会的目标是办好每一所会员学校,提升每一位校长的办学水平,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让进来了的收获成长、收获成功;未进来的感到显著落后,明显吃亏而积极争取进入。
有凝聚力——学会将本着服务学校、服务校长、服务教师的工作定位,使学会成为初中校长和教师温馨的家园,成长的摇篮。并形成“聚义学会、抱团发展、共同成长”的良好局面。
有创造力——学会要树立永远追求、永远改革、永远创新的学会精神,使学会永远充满创造活力。
有影响力——学会将通过十五项工作载体以丰富她的内涵,从而成为全国一流学会。
2、坚持“三色”办会理念。
①“三色”理念释义。
红色:参与学会的初中教育同仁都是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都是带着一股火热的激情而来,都是带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而来,都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绿色:参与学会的初中教育同仁都要为学生终身负责,自觉践行绿色教育,追求绿色教育质量、绿色升学率,实施德智和谐、身心和谐的教育,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金色:学会要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学校、为校长、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努力打造金字品牌名校、名师、名校长,形成川派初中名校、川派初中名师、川派初中名校长、川派初中教育家群星灿烂的美好局面。
②“三色”理念将体现在会徽、会旗、会歌、会刊上。
会徽:初中专业委员会的会徽将形象地体现学会的三色理念。
会旗:初中专业委员会有两面会旗,分别代表举办校长年会和教师年会的权力。
会歌:初中专业委员会每届年会开幕式、闭幕式都要奏自己的会歌。会歌为《为一大事来》。
会刊:初中专业委员会暂时以《初中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会刊)作为自己的会刊,并逐步创办自己的会刊,同时建立自己的网站和博客。
3、坚持“三服务三打造”的发展定位。见下表
发展
定位 |
发展项目 |
实施要点 |
服务初中学校,打造川派初中名校 |
1 |
名校研究活动 |
每年通过年会集中研究两所名校,一所省内名校、一所省外的顶尖名校,全面研究他们的课程、课堂、德育、管理文化、教师建设。 |
2 |
省级示范初中
创建活动 |
向省厅建议争取在全省开展素质教育示范校争创活动。 |
3 |
优质学校评选活动 |
①学会与有关媒体合作开展评选展评四川最具影响力初中、四川省优质初中学校、四川省初中改革创新学校、四川省初中特色学校等评选表彰活动。②学会每年开展向全省推荐有特色的初中校的办学成功经验,在全川树立一批有影响力的初中,形成初中教育健康发展的榜样力量。 |
4 |
教育会诊与发展策划活动 |
组织专家和名师对会员校开展教育管理会诊、发展策划及送教献课等活动。 |
5 |
校本课程开发活动 |
共同承担编写初中德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学法指导、读经、作文等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共编共用。 |
6 |
课题研究活动 |
争取省级科研课题,就初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工合作研究。 |
服务初中校长,打造川派初中名校长、川派初中教育家 |
7 |
学术交流活动 |
每年一次校长川内学术年会,并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年会、教改现场会。 |
8 |
教育考察活动 |
与有关组织合作组织初中校长赴省外名校考察,到台湾乃至国外学习交流考察。 |
9 |
校长办学思想
研讨活动 |
每年召开一个会员校的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并邀请有关领导和省内外专家进行深度解读。 |
10 |
川派名校长、初中教育家评选活动 |
与有关媒体合作开展四川初中名校长、初中教育家评选活动、展评活动、推介活动,让川派初中校长走向全国。 |
11 |
创办会刊、网站、博客 |
创办为校长服务的学会网站、博客及会刊。 |
服务初中教师打造川派初中名师、初中学科专家 |
12 |
学科研究与共享 |
在全省设立15个学科研究中心,构建各学科高效教学模式,并编制各科预习题、检测题、复习题、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实行分工合作,成果共享,利益共享。 |
13 |
课改共同体与课博会 |
在共同体学校开展高效课堂模式研究,并每年一次课博会(同课异构、现场竞技与评奖)。 |
14 |
教师教育论文和优秀教学案例评奖 |
每年开展教师教育论文评选和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评职提供服务。 |
15 |
川派初中名师、学科教学专家评选活动 |
与有关媒体合作,开展评选川派初中名师、十佳、百佳初中学科名师、学科教学专家评选活动、展示活动、推介活动,总结他们的模式和经验,让川派名师走向全国。 |
4、建立“高效”的两会办会机制。
“校长年会”内容 |
①名校研究:每年年会研究两所名校,省内一所(承办会议学校)、省外一所(请校长来会作报告,请教师来校献课或作报告)。并出一本研究集子,全面研究两校的课程、课堂、德育、管理。
②校长办学思想研究:每届年会用半天时间召开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承办学校校长)。
③名校长评展:每次年会表彰评选一项川派名校(四川优质初中学校、最具影响力学校、人民满意学校、创新实验学校、特色学校等)。
④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展评:每次年会将各会员校各方面的创新成果进行评展评优。向社会和省厅及学校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一批有特色的初中校的办学成果。
⑤评选表彰会员校年度先进集体和个人。 |
“教师年会”内容 |
①教师课博会。每次年会选三科进行课堂模式展示和同课异构并评奖。
②学科研究成果展评。每次年会对15个学科研究中心选择2—3个中心的学科进行研究成果的展评并评奖。
③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育论文和优秀教育案例展评和评奖。
④与有关媒体配合评选川派初中名师、十佳、百佳学科教师、学科教学专家并开展展示推介活动。 |
5、建立学会的常规管理机制。
七项常规管理 |
①学会每年初要制定工作计划。计划要集中落实“三服务三打造”的各项工作安排与设计,年末要向全体会员校进行工作报告。
②建立学科研究中心(基地),承担学校必须具有该学科骨干教师3人以上,并且有突出的教学教研实力和成果。
③逐步建立各地市州或片区分会,设立各地市州理事长、秘书长、通联站,形成学会发展网络。
④建立学会每年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制度、建立两会申报制度(上年度为教师年会,下年度为校长年会)。
⑤办好学会网站和会刊。重点办好网站初中研究、名校风采、课改展示、学科建设、学术之窗等栏目。
⑥建立不定期召开常务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会、理事长会议制度,加强各项工作的交流与沟通。
⑦持续开展课题研究和课改活动。 |
三、给初中校长同仁的几点建议。
1、校长要仰望星空,成为一个有高远境界的人,教育是未来的事业,这就要求校长视野要宽,视线要长,视点要高。校长应是一个有教育理想和追求的人,校长应该坚持自己的教育信念,并成为教育的谋道者和布道士。
2、校长要坚持发展自己。校长要做命运的主人,校长帽子应自己攥着,而不是别人想戴就戴,前提是自己要自强,当你成为名校长、名专家时你才属于真正的自己。校长应借学会的平台使自己“名”起来。为此,校长应积极申办校长年会。
3、校长要学会发展自己。寻找制高点,研究名校、名校长,学习借鉴创造是发展自己的一条好途径。而参加学会则是最佳途径。中国初中名校长大都是从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走出来的,何况学会作为有政府背景的行业组织会使你的发展合法化。为此,校长应借助学会发展自己。
4、校长要坚持开放办学。开放发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四川的初中校长很少走出去。不走出去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现代,什么是一流,什么是全国水平,什么是世界水平。一年365天守在自己一亩三分田里,怎么可能成一流。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开放又是发展的硬道理,只有开放才能发展。校长要走出去与全省、全国一流学校接轨,与世界教育接轨。建议校长每学期应至少走出去2次,去开阔眼界、拓展思维。
5、校长要坚持教师第一。教师是学校的根本,是学校的发展动力。然而初中教师普遍素质偏低,教育理想弱化。校长要办好学校必须坚持发展教师,并善于借力借智借道发展自己的教师,聪明的校长应鼓励教师参加初中学会的课改共同体、学科中心建设与教师年会,借这个平台发展自己的教师。
6、没有课堂的改变,就没有教师的进步,也没有学校的改变和发展,校长要高度重视高效课堂建设。聚焦课堂、决战课堂。建议各会员校都积极参加学会课改共同体,把教师赶上课改之路,使自己学校的课堂高效起来,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一流和超越。
7、走进学科本质,寻找学科规律,建立学科的高效课堂模式,以及上课的PPT、电子教案、预习提纲、回家作业、复习提纲、复习题、检测题、矫正题体系是学会12个学科中心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明智的校长应积极申请在本校设立学科研究中心,积极支持自己的教师参加到各学科研究中心来。
8、初中校长的工作对象是处于青春期、断乳期、叛逆期、事故多发期,也是成人成才关键期的初中学生,德育与心理教育在初中十分重要,也是初中教育的一大难点,校长应高度重视关注学校的德育和心理教育研究,并建议各位校长朋友积极争取成为四川初中德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9、追求绿色教育质量、绿色升学率,持续解放学生学习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具有持久的发展力,让学生快乐学习合理负担,实现学校教育的优质发展、内涵发展,使每个学生实现身心和谐发展、德智和谐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是初中校长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我们应坚持持续变革,不断地创新初中育人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建议各位校长积极探索初中教育创新之路。为提高我省的初中教育品质作出自己的贡献,并积极参加学会各类创优创新活动,使自己的学校始终充满活力。
10、有效教学+有效管理才等于有效教育,管理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校长的职业是管理,理应研究学校的有效管理。校长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校课程领导力、教育质量领导力、教师发展的领导力、学会是校长力发展的重要阵地,校长要借力发展,积极参加本学会和全国初中专业委员会的各种活动,努力让自己成为教育管理的行家,成为川派初中教育专家。
以上十条建议集中到一点就是希望各位同仁、各位朋友认同并坚持“聚义学会、抱团发展、共同成长”的理念,认同学会、忠诚学会、追随学会。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说:“校长和老师的成长成家主要取决于三个关键: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关键书籍。参与学会必将成为我们每个会员校校长和教师的关键事件,并通过关键事件遇到关键人、关键书籍,最终必将实现我们的成长、成功、成名,成家。”
最后祝愿我们的学会越办越好。并成为校长和教师的温馨家园,成长的摇篮。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