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课程,是使受教育者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循序继续得着各种应得的智识和训练,以求达到一种圆满生活的精密计划。”——朱智贤(1908-1991,心理学教育家)
课程的本性是未来定向的 ——“东辰新教育”校本课程概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培养“有理想信念、有文明礼貌、有道德修养、有大家风范”的“四有新人”,促进学生全员成长、成才和成功地走向社会与国际,东辰学校建立了符合素质教育新要求的以课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经长期探索与实践,编写、出版了《读经》《学案》《作文通》等100余种类系列校本教材,构建了具有“开放多元、关联人性、回归生活、科学严密”四大特质的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其每一门课程都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进行有机整合。 校本资料中心是东辰新教育与课程改革成果的历史展台,更是与友好学校学术研讨、和谐兴教的未来平台。
东辰新教育以“生命、生态、生活、生涯”为理论原点,是一种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核心的人本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力图构建一种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备的并立足于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模式,并创造性地提出课程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课程、德育、教学、学习的转型和创新作为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四根支柱,以达到既重视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又重视智慧潜能的开发、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课程为本。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在“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现代育人模式的探索中,结合国家新课程改革纲要并参照威廉姆•多尔的“四R准则”(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s,严密性Rigor)来设计学校课程,从而建立了以课程为中心的学校管理体系:通过建设门类齐全的课程超市,让学生多重选择;建立六大学校特色课程(阅读课、交流课、研究课、社团活动课、特长选修课、拓展欣赏课)和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建设本教与学合二为一的学案。从而,构建起具有“开放多元、关联人性、回归生活、科学严密”四大特质的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 一、校本课程主要分类 目前,东辰学校的校本化教材资料100余种,分为教材类、管理类、学案类、报刊杂志类、素质教育类、教育成果类。 教材类:中小学《读经》系列教材:中学读经(共4册)、小学读经(1—10册)、学前班读经(1册);小学益智数学(2册);小学英语童谣(1—4册)、小学英语金钥匙(3册)、小学英语故事(1册);小学语文学本 管理类:班会课、备练备辅备生本(教师版)、题库与纠错本(学生版)、教师质量管理手册、班导管理手册、干部管理手册、学生行为规范、生活教师(住宿区)管理手册 学案类:小学思维三程作文通(1—6年级,分上、下册)、小学语文学案(1—5年级,共10册)、小学数学学案(1—5年级,共10册)、小学研究性学习(1—3册)。初中语文(6—9年级,共8册)、数学(6—9年级,共8册)、英语(7—9年级,共5册)、物理(8—9年级,共4册)、化学(九年级,2册)。高中语文基础学习手册1册,史记选读1册。 素质教育类:《学习目标管理手册》、《高素质人才培养工程手册》、学生成长设计与个性化发展报告册(小初高)、走向成熟、学会生存、礼仪、做人做事、口才训练。《中学生与成才》(1992四川科技出版社),《初中生心理》、《学会学习》(1999四川人民出版社),《学会研究》(200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报刊杂志类:东辰学刊(教师学术期刊)、东辰风(学生文学刊物)、东辰家长报、东辰学子报、东辰新教育报 教育成果类:中国伊顿公学(东辰新教育发展纪实),从东辰走向清华北大(学习方法行动指南),在研究中学习(小学毕业生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成果集),桥、虹(英语作品集),情思飞扬(作文集)。 二、特色校本资料介绍 (1)《读经》系列教材:基于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设计,学校从学前班开始到高中均开设“读经”课程,其目标是要让孩子们在东辰学习的13年里读遍古今中外名诗名言名文,铸造学生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为支柱的中国灵魂,培养成为有修养、有品位、有境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君子”和“学人”。本系列教材配合国家课程作为补充与延伸使用,每期1册。 (2)《作文通•四维三程写作训练》:本书是在《小学“四维三程作文训练”》研究课题在全国新教改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的基础上付梓出版的。围绕“阅读、观察、思维、表达”四个核心环节进行习作训练,教会学生观察体验,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广开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指导阅读,于博览众采中丰厚积累;让表达成为情发于衷,文发于外,泼墨于纸,一吐为快的享受。本书既适合作家长辅导孩子作文的训练资料,又适合作学生课外作文读物,也适合作学校作文教材。 (3)研究性学习: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①各学部要统一对教师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指导培训;②通过教师手册认真落实研究性学习指导的教师责任制;③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纳入评优、保送条件;④抓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评价管理包括开题、结题、研究活动、成果展示、评奖、表彰等活动管理。 (4)学案:学案是在学科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的,涵盖语数外等各个学科。其主要关注全程的教学设计、课堂内外联系、学习过程与反馈等。基本框架为:课堂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学案体现了“师生共用讲义教材,形成主体互动教学”的教育特点。 (5)英语教材:“英语童谣(语感)——福尼斯(拼读)——英语故事(阅读)——英语写作”教材体系。重视英语阅读: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早读课,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阅读课。每个学年结束后,应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进行评估;加强口语训练:指导各个家庭建立语音室,营造语言交流环境,让每位学生敢于说、善于说,说得准,说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