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要读书,到东辰;读东辰,好前程”,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文化现象;国际奥赛金牌得主方源的卓越发展,是家庭、社会与“东辰新教育”和谐兴教的成功;历年中、高考各项指标(譬如状元、清北数、市前十名比率)名列第一或前茅……教育虽不能只以量化指标来衡量与评价,但这也说明了精英教育的现时成功,或许仅为“粗放型”教育的成功案例。
然而,东辰新教育所秉持的“双高质量(即高素质与高升学的统一、筑高原与建高峰的统一)”理念,在过去近十年里,并没有得到理想化发展。改革都面临着循环反复与钟摆现象,形式化与表浅化,以及失去持续的支持,林林总总。学校周遭的不仅是一个社会缩影折射的困境,而且直接面对的是全员成才高素质教育、师生幸福指数提升……
为此,东辰新教育于2009年提出了“回归学生自主权,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以期实现课堂“改变之改变”,达成教育质量的一次换挡、一种跳跃、一个转型!
■8月25日,学校干部中心组学习会议,校长祝启程提出了“东辰学校课堂变革推进计划”、“目标导学四步教学法”。干部纷纷表态:课改势在必行,坚决支持改革!由此,东辰新一轮“课变”吹响号角!
■8月30日,《中国教师报》李炳亭到校推广“高效课堂”,山东兖州一中教师课堂示范。学校分发《高效课堂22条》给教师们研读。全员课改思想上得到统一。
■9月7日,课改专题研讨会。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管理体制、目标责任与有效管理制度;二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三是高效课堂的硬件支撑;四是校本化高效模式的构建。同时,提出派遣各学部课改先锋到山东现场考察观摩“高效课堂”。
■9月15日,质量中心现场办公会。研究课堂改革的具体问题,涉及教具、分组、培训等系列问题。祝启程校长要求注意学习课改探索文章,收集优秀教师案例,每周听课诊断,过程管理评价,每周反思总结,并编写系列课改指导意见等。
■9月16日,到各学部调研课改情况。一是学案编写设计,缺乏对教师全面系统解读,早期编写的学案不适应新课堂模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二是学生自主学习:没有时间保障和导学案的科学设计,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自学情况无法验收与检测。三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的结构与布局,没有统一思路和充足的条件;学生对小组学习参与度不够;教师对小组学习的控制乏力。四是课堂结构模式:习惯传统教学模式,对课改模式结构缺乏信心,怕承担教学质量风险,不敢下深化实践尝试,动摇、抵制等现象存在。
■9月27日,第二次行政会。初高中学部山东考察团汇报工作,提出建设校本化高效课堂。祝启程校长提出“五个坚持”“五个突破”并安排了近期工作要点。“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提质增效为核心;二是坚持创新校本化模式;三是坚持教师课堂主导、学生学习自主与教学目标达成;四是坚持一把手负责制与一线工作法;五是坚持强力推行课改,其推进措施主要是不换模式就换人、一谈二警三停、两评一奖(课改执行度与教学质量在评价中权重增加,课改单项设奖)、一票否决制(不课改无晋升评优聘任)等。
“五个突破”:一是高质量导学案编写工作,要求规范、科学、实用;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习惯方法等管理能力;三是小组分组科学合理,小组学习有效有序运作;四是“学交练悟”四环节灵活运用;五是课堂管理“和而不乱”。同时,要求执行好“培训启动→听课诊断→展示验收→总结表彰→成果整理”等五个试验阶段。
■9月30日,《东辰家长报》公布小学、初中、高中三学部的课改方案。方案已面向社会公布,但仍旧不断地完善、修整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