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新教育,一个世纪的宣言
《中国商报》2012年6月8日报道
2012年3月29日——31日,“全国课改名校特色课现场观摩暨中国名校研究会首届全国课改名校长高层论坛”在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隆重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成平,以及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多名教育局长、校长、教师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
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校长祝启程作为教育专家应邀在本届论坛上作了题为《两课一育大课改》的专题报告,该报告从课改背景、改革理念、操作要点等几方面全景透视了教育改革的本质,全方位阐述了教育改革的纵深走向,全面展示了东辰国际学校“两课一育”大课改的经验成果,让与会专家、教师及其它参会者耳目一新。国内著名教育家、河南永威学校校长蔡林森听完报告后对祝启程感概的说:“祝校长,你的学校太了不起了!我们永威要向你们学习!”会上,东辰国际学校何欣老师的献课也受到了与会专家、同行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
地处西部科技城绵阳的东辰国际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出国预备教育于一体的高规格、全日制基础教育的民办学校,办学十余年来,该校已成为全国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人才选拔基地,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如今的东辰国际学校已实现高升学与高素质的统一,2012年报考人数超过三万人,“要读书,到东辰,读东辰,好前程”已成为当地民谣。
为解读教育界这一东辰现象,揭开该校素质教育硕果之谜,记者走进了东辰国际学校。
一、东辰新教育
东辰学校从创办之日起就提出“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让学生走最近的路接受最先进的教育,交最少的学费接受最现代的教育。东辰新教育把生命、生态、生活、生涯作为东辰新教育的四根理论支柱,即教育要全面关注师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师生的生存状态、关注师生的生活质量、关注师生的生涯发展,提出并践行培养现代人是主体性、创造性高度弘扬的人,是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个性素质高度统一的人。
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选择了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备的育人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借鉴整合、交融东方教育与西方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精髓,致力于构建一种集传统教育精神和现代素质教育先进理念于一体,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备的并立足于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模式,达到既重视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又重视学生的智慧潜能开发、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并把课程、德育、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的转型和创优作为育人模式的四根支柱。
二、东辰新教育的行动载体。按照东辰新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他们对传统的学校教育进行了“七位一体”的创新设计和全面变革。一是变革学校管理,构建了以关注师生生命成长、关注师生生存状态、关注师生生活质量、关注师生生涯发展为支柱的人本管理思想体系和以文化管理、战略管理、模式管理、执行力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操作体系。二是变革质量标准。构建了高素质与高升学相统一的新的办学质量标准,并把她作为立校之本。三是变革学校课程,建立起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品牌化、学生课程个性化”为内核的学校大课程体系。四是变革课堂,创立了以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为特色的“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五是变革德育。构建了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心理发展、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性德育模式。六是变革学习模式,构建了“习惯、方法、能力”三阶梯和“学、思、用、创”一体的四环高效学习法,构建起包括发现式、创造式、探究式、开放式、合作式等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模式。七是变革教师。通过人才强校战略和实施教师专业化工程、校本研修工程,以及建设教师发展学校、青年教育家学校、干部培训中心等途径,全面变革教师、发展教师、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的能量,从而形成强大的人才优势。
三、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整体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祝启程摸索出一套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整体解决方案——两课一育大课改。他认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而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主要取决于课程、德育、课堂。这是影响学生的三大核心要素,三者共同决定着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性质和质量。课程决定人的素质结构和知识结构;德育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力;课堂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和速度。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和构建。为此,东辰学校在全国率先打出了“两课一育大课改”的旗帜。
两课一育大课改是相对于单一的课堂或单一的德育或单一的课程改革而言所实施的以课程、课堂、德育三位一体的全面整体改革,其内涵可用一个公式表达:
大课改=大课程+大德育+大课堂;
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家本课程+学生个性课程;
大德育=全面渗透+全程贯通+全员参与+全方位发展;
大课堂=课前+课中+课后=学校学习+家庭学习+社会学习=学校180天+家庭社会180天。
东辰大课改是一个经过优化设计的整体改革方案。祝启程认为,课程、课堂和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三大核心地带,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整体改革设计和构建,少了哪一个方面的完善和优化,人才的培养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课程改革上,他们努力构建一种既有共性,保证学生基础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基础学力,又有个性,让学生可以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里充分学习、充分发展的富于弹性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由必修课、选修课、拓展欣赏课、研究性、活动课、休闲课六部分构成。课程的分工是,必修课构筑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形成基础性学力,其它的课程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学生的知识背景,形成发展性、创造性学力。为此,他们建构了以下学校大课程体系:
大目标:认知+能力+情感+精神+身体;
大教育:全域(课程的长度)+全面(课程的宽度)+全程(课程的深度);
大空间:国家课程+学校课程+学生个性课程+家庭课程;
大纵深: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大样式:圈养式+游牧式+自育式。
在课堂改革上,他们构建了“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即由“自学、探究、提升”三个环节和每个环节学习的“学、交、导、练”四个步骤构成的现代大课堂教学模式。三环即“自学、探究、提升”,四步即“学、交、导、练”四个步骤。见下图:
东辰课堂变革的核心与重点,一是改变课程结构,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要求师生探究前有学生的自学或后有学生的理解感悟内化和建构,学生自学探究和训练过手时间不少于15—20分钟;合作要求通过小组或双桌或同桌同学的相互探究交流体现合学,通过学长检测验收以实现人人过手和堂堂清;探究要求知识学习(复习)和应用练习过程是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交流来完成的,课堂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思维有深度和高度。二是变革内容,倡导四度:难度、宽度、高度、效度。难度主要体现在知识的深度、难度高于教材和把知识学实、学活、学准;宽度要求拓展课本知识、内容是教材的1.5至2倍,并且课内知识与拓展知识要有机衔接和贯通;高度落实知识学习的点、面、线、体的整体建构,构建知识体系,以及落实对学习方法、思想方法上的总结提升;效度坚持快节奏、大容量,当堂训练过手、记忆、理解消化课堂收益大。
在德育变革上,东辰新教育围绕培养“有理想信念、有文明礼貌、有道德修养、有大家风范”的四有新人目标,坚持“五个必须”的价值追求: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存状态,提升其快乐和幸福指数;德育必须服务和满足于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生活、健康、发展等全面服务,培养其持续发展和赢得竞争的道德素质和能力;德育必须满足学生内在的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德育必从基础入手,培养基本的行为规范、基本的道德原则、基本的心理品质、基本的理想信念;德育必须重视实践体验。发展性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心理发展、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
《中国教育报》在报道东辰两课一育大课改的编者案中指出:“东辰新教育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走向。”同时,东辰新教育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不少地方把东辰新教育作为课改样板和典范推广,并组团前来参观学习。
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的课程、课堂、德育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东辰“两课一育”大课改,是教育的整体改革,是目前对钱学文之问比较满意的回答。“两课一育”大课改已经得到了全国课改名校的青睐与推崇,我们相信,“两课一育”大课,定会闪耀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