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大课程教育
——“东辰新教育”创新实践之三
祝启程
本文系校长专栏文章,刊发在2012年第3期《初中教育研究》
我们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实现教育价值的手段,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人才培养的蓝图。一所学校只有课程改变了,学校才会改变;只有课程有特色了,学校才会有特色。
学校的产品是学生,而学校课程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和知识能力结构的完善,实施大课程教育,从而致力于构建一种既有基础(保证基础教育质量和基础性学力),又有个性(让学生在各自不同领域里充分学习,卓越发展)的多元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为此,我们构建了东辰大课程结构。
大目标:认知+能力+情感+精神+身体
大教育:全域(课程的长度)+全面(课程的宽度)+全程(课程的深度)
大课程 大空间:国家课程+学校课程+学生个性课程+家庭课程
大纵深: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大样式:圈养式+游牧式+自育式
大课程的“五大要素”所呈现的是东辰大课程的恢弘境界,这种境界让东辰新教育自成高格,自有品位。
Ⅰ、国家课程校本化
我们努力打破全国几亿学生学习同一教材、使用同一标准,齐步走的“均衡”状态,构建出具有校本特色并适应学生“双高”(高素质、高升学)发展要求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体系。
Ⅱ、校本课程品牌化
我们认为建设校本课程,形成培养特色,是建设优质品牌学校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见下表。
特色课 |
①读经(小学到高中系列教材);②作文(小学到高中系列教材);③书法(小学到高中系列教材);④数学思维美;⑤英语阅读。 |
特长课 |
小学:数学、英语、写作、艺术、体育;
初中:写作、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艺术、体育;
高中:写作、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艺术、体育。 |
活动课 |
社团活动 |
学生文学院、学生艺术院、学生科学院、英语村、模拟联合国、读书社、数学研究会、心理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爱心社。 |
节庆活动 |
创造节、社团节、理财节、国际文化艺术节、童话节、男生节、女生节、感恩节。 |
综合实践活动 |
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学科活动。 |
创新研究活动 |
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三模(航模、车模、船模)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式研究、学科式研究、拓展式研究) |
选修拓展课 |
百家讲坛、少年中国论坛、学科研究、学科拓展、个性拓展、兴趣选修。 |
Ⅲ、家本课程全域化
我们认为家庭是实施课程的重要阵地,为此,我们构建了东辰531家庭课程实施模型。“5”即五大课 程体系,见下图。
“3”即三大课程管理工具。包括作息时间表、学习项目反思评价卡、学习成果交流平台。
“1”即1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学校引领(设计、培训、指导)——家校协同(沟通、衔接、合作)——班级管理(验收、评价、奖励)。
Ⅳ、学生个性课程全员化
抢占教育的制高点,走向个性化教育,是我们队教育的又一追求,个性教育呼唤个性化课程。个性化课程立足于:发展学生的优势智慧、矫正个体素质弱点、实现共同课程的分类实施,从而创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实现每个人的最优化发展。主要包括三大内容体系:
(1)学生学习分类课程:
资优生:基础课程+活动课程+特长创新课程
中等生:基础课程+活动课程+培优课程
后进生:基础课程+活动课程+补偿课程
(2)学科学习分类课程:
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分层施教、分层辅导、分层考试、分层评价
音乐、美术、体育:自主选班上课
(3)优势智能选修课程:
选修分类:汉语选修、英语选修、数学选修、物理选修、化学选修、科技选修、艺术选修、体育选修、管理选修。
选修管理:定地点、定时间、定项目、定标准、定导师。
我们认为学校课程改革最关键是要提升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包括课程价值的理解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力、课程实施的规划力、课程文化的构建力、课程标准的执行力等。为此,2025年澳门原料免费更新构建了四位一体的课程实施目标管理体系。见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