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绩效的教师团队
——“东辰新教育”创新实践之六
祝启程
本文系校长专栏文章,刊发在2012年第六期《初中教育研究》
东辰新教育认为,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学校和学生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此,学校强力推行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实施教师专业化工程、班主任专业化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校本研修工程、教师阅读工程,以及教师发展学校、青年教育家学校、干部培训中心等途径全面打造高绩效的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全面提升干部和教师的能量,形成强大的人才优势,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搭建切实有效的培训平台。学校坚持三个引领、三个平台、三个专业化、三大举措,以及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和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这七位一体的培训内容。学校始终给坚持“培训是最大福利”的管理思想,坚持思想引领、榜样引领、目标引领三大引领模式,引领教师转化培训思想,变“被培训”意识为“主动培训”思想,切实让培训落地;通过课题研究、课例研究、组室研究三大平台,建立一套完备的校本研究模式,引领教师走上研究型发展道路;坚持教师专业化发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干部转业化发展三个专业化,全面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的精英团队;坚持学术沙龙、大型阅读工程、考试与竞赛三大举措,引领教师把阅读、学习、研究变成常态化,引领教师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支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团队;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全面落实过程指导和管理,从而培育和孵化大批名师,再以名师为榜样和先锋、激励和引领教师们发展;学校坚持师徒制手把手带领青年教师、成立青年教育家学校和建立完善的青年教师发展激励考核机制,全面落实青蓝工程、助推青年教师的成熟和腾飞。
二是落实校内外两线培训师资队伍。培训师资以校内的优秀管理干部、名优教师、名优班主任为主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坚持以校外专家培训为辅,即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让全校教师不定期沐浴在校外专家思想的引领下成长。这样既做到校内培训的常态化,又做到培训重点突出和阶段提升;既不囿于校内的局限,又能放眼世界而海纳百川。校内培训师资每学期由各学部分类推荐,然后由学校综合考核后聘请。
三是落实可操作的培训课程。学校培训课程主要以校本开发为主,根据本校教师和学校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发和设计一些适合解决当前问题的培训课程,既解决实际性问题、又注重教师长远发展,很好地做到解决问题和引领教师发展。如学校每月一次干部培训会就是这样一个特具特色的培训模式。同时,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类刊物,诸如《东辰新教育报》、《班主任兵法》等,以及一些突出实践性应用的专业书籍为拓展的培训课程体系。
四是建立完备的培训操作体系。首先,在培训内容及方式,采取作风和纪律培训——党委中心组学习、校务会、每月干部培训活动;业务和能力培训——优秀管理干部讲座或专题报告会、外出调研和考察、自我阅读各类管理经验材料或书籍;系统和创新培训——管理质量提升系统月主题实战培训、干部深入一线“参与式”管理实践。其次,主要培养对象与方式,采取班导培训,即每个年级配置2个导师班主任,并组建导师班主任工作室,全面研究名师班主任的治理战略、战术、理念、操作模式,以带动全年级班主任提升管理艺术;学科教师培训,即每个学科确立2-3个学科名师(小学科可初高中合并成立),全面研究名师的教学思想和操作体系,以带动学科教师整体水平提升。 学校建立了体系全面、内容丰富、操作易行、切实有效的培训模式,引领全校教师不断发展,建设一支高绩效的教师团队,让每一个教师合格并受学生欢迎,努力培养一批在全市、全省,甚至在全国有较高影响力的精英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自觉,人人争先创优,走内涵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努力成为教育家型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