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四精四必”实施细则
为了落实学校关于“四精四必”的工作要求,高中部对相关工作制定以下实施细则,希各年级、各班级、各任课教师认真执行。
一、“四精”工作要求
1、精编:
⑴精编的基本原则
①突出针对性: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依据层次、学情,正确把握练习的重心、深度、难度和广度。做到三个“习题化”:知识内容习题化、教学要求习题化、能力培养习题化。
②注重功能性:充分发挥导学题、课内例题、课堂讨论题、课内过关题、课时作业题、单元测验题、综合测试题等的功能。
③探索新颖性:选编注重难度调节、重组改编、一题多变、举一反三;选用多种题型,设计题组训练;收集新颖题目,建立学科题库。
⑵精编的具体要求
①自编课时作业:选(广泛涉猎、百里挑一),剪(披沙拣金、去粗取精、避免偏难怪错重),拼(精心组织、融入原创),做(教师先做、反复权衡),印(年级统一、同层统一、规范制卷、控制数量、保障质量)相结合。
②课时作业规范:周课时作业数=周学科自习数;课时作业结构=客观题+主观题;课时作业容量=30—35分钟;课时作业难度=期末统考要求(高三为高考要求);课时作业类型=A1类(A1层使用)+A2类(A2层使用);课时作业命制=统一标准=统一分层(数理化英)。
⑶精编的操作流程
为规范组编,达到训练的系统化、板块化、精细化、准确化,各质量组习题组编流程如下:
①讨论稿(全员参与编写):a完成课时划分;b学案、自助、课时作业内容统一;c明确问题分块;d去掉部分陈题;e补充近年高考题
②初稿(骨干教师):a补充部分新题;b确定题量、题数、主客观比重、难度;c设置SK分析栏
③修改稿 (质量组长):a计时试做;b 核对、修改
④完全稿(质量组长、骨干教师):再核对
⑤定稿(命题教师):a标适用层次、使用日期、命题人、审题人,按规定字体字号行距排版;b凭文印票付印、分发
附:各年级周考试卷由“上周补偿题(约占30%)”和“本周过关题”(约占70%)两部分组成,实行两题重考,对错误率高的题、得分率低的题以“上周补偿题”的形式定时重考;各年级月考、高三年级半月考须由质量组预设难度系数(高三由课程与教学一部设置难度系数)、A 优分数线、B优分数线,克服命题的随意性并作为考后评价的依据;高三年级的半月考、月考命题前须填写考点考题双向细目表,以保障考点的覆盖度和高频考点的考试频度。
2、精讲:
⑴精讲的基本原则
①重点性原则: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讲在教学内容的重点。
②难点性原则:结合学生实际,讲在教的难点、讲在学的难点。
③考点性原则:研读考纲、把握考点,讲在考点、讲在高频考点。
④限时性原则:按照课改模式严格限制讲授、讲解的时间,每节课讲授讲解时间不超过25分钟。
⑵精讲的具体要求
①强化集体备课:
a备考点:研读、讨论当年考试说明,明确考纲对知识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方向和主动性。
b备教材:教研活动中心发言人主要讲解本章考点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案,近年高考考题的形式和准备补充的例题与习题,然后其他老师做补充,最后整理打印,分发给每位老师。
c备学生: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各位老师再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知能实际,做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②强化教学环节、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的个性备课,必须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流程。仔细合理有效筛选自主学习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内容、真正需要点拨和讲解的内容。既保障讲的时间少、讲的内容精,又保障留出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把知识彻底转化为技能、能力。
③限制讲授的时间和内容:
在限定的时间内,讲在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体系上,讲在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上,讲在典型例题上,讲在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点拨上。
3、精练:
⑴精练的基本原则
①有效性原则:重心、难度、题量适宜。
②规范性原则:明确要求,强调规范。
③阶段性原则:保障现时覆盖面,不做超前题,不做滞后题。
④开放性原则:作业量、作业内容差异设置,A1、A2层区别对待。
⑤功能性原则:明确做题解决什么问题,做题达到什么要求。
⑥新颖性原则:联系实际,注重应用,题型多变。
⑵精练的具体要求
①练习四题:课堂上的口头识记题、课堂书面应用迁移题、课后拓展巩固题、章节复习综合题。
②过好五关:审题关、思路关、规范关、检查关、时效关。
③严格限量:除自助餐式作业学生自选外,必做课外作业的作业量必须与学科自习、习题课的次数与时间相匹配。
4、精评:
⑴精评的基本原则
①知识落实原则:回归课本,落到实处。
②条理再现原则: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答题的切入点,培养综合能力。
③典型高效原则:选择代表题目或内容延伸,保证教学效率。
④针对实际原则:针对试题难易、针对学生实际,分程度、分层次评讲。
⑵精评的具体要求
①精心备课:
a问题归类:认真详细分析答卷,统计错误、归类问题,确定哪些是学生知识性错误,哪些是过失性失分,哪些是规范性失分,哪些是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哪些是教师在教学中知识点未讲透、未讲全的问题等;
b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归纳:针对错误率高的试题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审题方法分析、关键字词分析、隐含条件分析、信息处理分析、答题思维方法及过程分析、答题语言的组织和表述分析、解题的突破口分析、解题思路分析和方法技巧分析等;
c师生交流:与代表性学生交流,询问他们的想法、做法;
d制订具体方法和措施:确定引导内容,确定弥补内容;编制反思训练、编制变式训练。使每次训练或考试都成为一个完整的反馈闭路。
②精心评讲:
a讲典型错误和错因:错误率低的不讲,能通过互相讨论弄懂的不讲,普遍存在的问题、典型题目则必须暴露问题、暴露思维,及时纠正、及时弥补。
b讲审题及解题思路:指导审题的关键,指导有效信息的提取与挖掘;教会学生勾画题目的要点,突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教会学生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考查的知识点,寻找解题突破口的方法等。从解题思路入手,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思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思考要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的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c讲方法与技巧:在题型分类、错误归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方法与技巧,并教会学生进行小结归纳,同时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d讲激励和鞭策:帮助学生分析失败之因、成功之处,学会正确地自我肯定与否定。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四必”工作要求
1、基本原则:发要控制数量,收要讲究时效,批要讲究质量,评要注重能力,补要落实到位。
2、具体要求:
①有发必收:
收发时限管理=上自习发作业+下自习收作业;当天没有学科自习的,不得发放作业(自助餐作业除外)。杜绝题海战术,不准侵占公共自习、学生休息时间。
②有收必改:
作业全批全改,当天作业当天批改完成(作业批改不过夜)。批改有符号(勾、圈、点、画、批)、有日期(当日)、有记录(记典型错误、记新颖解法)。
③有改必评:
作业及时评讲(作业评讲不过天)
④有评必补:
坚持作业回访制度、纠错检查制度;通过反思练习、变式训练、个别辅导等措施补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
三、检查、评价与奖惩
1、检查评价制度:作业(作文)批改、周考阅卷、语言库(积累本)、错题库(好题本)等实行集中检查与平时抽查相结合制度。每单元(学月)集中普查一次,学部全体行政参与,实行学部主任包干年级制度;每周进行平时抽查,每个年级抽查学科不低于2个、抽查班级不少于4个,并对质量问题教师、教情调查问题教师进行追踪抽查。
2、命题制卷评价:每学月对课时作业、周考试题、月考试题集中展评一次,评价结果与质量组长津贴挂钩。前1/3津贴上调10%,后1/3津贴下调10%。集中普检时发现的制卷粗糙、质量低劣者,责任人按教学事故处罚,按每次200元扣发工资。
3、操作规范评价:课程与教学一部每周组织学科自习、公共自习、习题课、周考时间使用情况抽检,未按学部收发规定操作的、公共自习有60%以上学生做同一学科作业的,视为教学事故,相关责任人扣发相应课时津贴并按每次200元扣发工资。周考时间不得随意调动,保证周考的次数。未经同意缺考的,每次扣责任人200元(属于组长责任的,每次扣组长500元)。
4、讲评补救评价:精讲精评按学部课堂教学管理评价方案评价奖惩,评讲后的补救工作按学部个辅管理方案评价奖惩。
5、评价奖惩逗硬:每期三次集中检查和平时抽查均实行扣分制,课程与教学一部每月按四项常规管理办法汇总赋分,并与月考核工资挂钩。对于问题突出的教师执行诫免谈话、书面通报、课时降等、低年级循环、转岗等措施。
高中课程与教学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