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没有哪位老师会不喜欢那些勤奋好学、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听话懂事的乖孩子。相对而言,要喜欢那些缺乏自信、学习吃力、习惯较差、不求进步的学困生,并非对所有老师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学困生问题又是每个老师不可回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我的学生中,曾经有一位年龄很小、心理年龄更小的同学。他原来非常没有自信,总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有时玩铅笔、有时摸橡皮、有时趴在桌上,几乎不怎么配合老师,简直是耍赖,学习效果当然可想而知。怎样才能让这样一个没有自信、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树立信心并且喜欢学习呢?我一直尝试着各种办法:批评教育、下课留下单独过关、请同学帮助过关、与家长交流等等,想尽了各种办法,可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后来,我想既然很多办法都行不通,何不转变观念,改变一下自己的评价方式呢?我突然想起那位偶然间跨进教育领域,经过多年摸索,终于将聋哑女儿培养成才并因此在教育领域颇有建树的周弘先生曾经说过的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我决定把赏识教育的方法运用到对这位同学的学习评价之中,而不是一味的指出他的错误与不足。我特别留意他身上的优点,有时可以说是用放大镜去找他的优点,对他取得的任何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有时还发给奖品予以鼓励,下课后还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谈话,完全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表扬他长的很乖、衣服很合身等等。针对他的不足之处,我单独帮他复习当天学过的功课,鼓励他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我还专门安排了两个同学轮流给他辅导英语,并且常常把第二天有可能问到的问题在第一天就告诉他,这样一来,他就能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表现得很有信心。而一旦他回答正确一个问题,我都会给他加分,代表他自己为他们组争得的荣誉。这时,我又请全班同学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我还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告诉他,老师发现他进步很大,所以要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担任组长,负责督促整个小组的同学在他那里背诵课文。这一说不打紧,只见他本来暗淡无光的眼睛突然明亮起来,像是会说话似的。
老师对他真挚的爱和暗含的期待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从那时起,这位同学上课注意力变得集中了,开始跟着老师学习了,开始主动要求在老师或者科代表那里朗读、背诵课文了……和以前简直是判若两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逐步恢复了应有的自信,进步非常明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不失时机地将他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告之班主任、他的家长和他本人,并鼓励他继续努力、战胜困难、取得更大进步。放假前一天,他专门找到我说,这个假期他会认真学习英语,而且下个学期他还会主动找老师补习英语。
一个原本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经过老师不懈的赏识,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真是出乎预料。在这里,我想套用周弘老师的话说: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决定了学生的命运。著名的罗森培尔效应所反映的正是原本平凡的学生,由于有“权威”的认可而增强了自信,从而在学习上取得了成功。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只要老师认真分析产生学困生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赏识每一个学困生,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对他们充满信心,并帮助学困生逐步树立自信,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学困生的表现就会有大的进步,他们的学习就会有质的飞跃,你的教学就会变得轻松自如,仿佛鱼儿在海水中畅游,鸟儿在蓝天中翱翔……
学困生,想说爱你也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