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再赏“三环四步” |
部门:小学二部数学中心 撰稿人:梁春莉 时间:2013/11/7 14:03:02 |
|
今天有幸参加了涪城区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师集体教研活动,活动在东辰一小的六楼录像室开展。
首先是东辰一小申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拓展提升》。孩子们每人一张导学案,学案由四大部分组成:自学站、共学站、延学站、达标检测。其中的前三站就是新课教学模式的“三环”。自学站时,孩子们独立思考完成课前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四道习题:直接利用公式的已知底高就面积,第二道是公式的逆用已知面积和高,求底。第三道在第二道的基础上多了混淆视听的“陷阱”,而第四道更是灵活,两对底高同时出现,强调底与高的对应。
孩子们自学时教室里静静的,不一会儿有了讨论的声音。看看,原来已经完成的同学已经在和四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讲思考过程了。仔细观察,组内的每个孩子都要发言的。组内发言完毕,孩子们举起了手,待所有孩子都举手了,老师请上一个小组的代表面向全班同学发言,只听发言的孩子表达能力较强,能比较清楚的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发言完毕,还虚心地请教:“组内同学又补充吗?组外同学有补充吗?”别说,话音刚落,还真有补充的,“我认为你这个地方没讲清楚,应该……”
此时,很佩服孩子们的能力,更羡慕讲台上的老师,多好啊,不用声嘶力竭地讲了又讲。正想着,老师开口了,对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再次进行梳理,不仅再次强调解决问题中所使用的知识,还把其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归纳出来。于是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工整地两项内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
三环四步走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始终很高,教师只是在学生交流后作总结提炼,画龙点睛。
回来后,一直思考,包括武汉听课后,感触很深的是:但凡大家认可且交口称赞的课堂,绝对是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甚至我们可以从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状态来直接评价课的优劣。就像我们的随堂课,心情舒畅时,一定是课上与孩子的交往互动非常好;沮丧时,一定是一个人演了独角戏。
思考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怎样才能改变自己多年养成的喜欢“独占”讲台的恶习?怎样才能放手让孩子们成为主角?这样的改变需要勇气,需要历练,还好我带着一年级,我可以和孩子们一起从0开始,改变理念,勤于实践。其实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也欣喜地发现,即使是六岁的小孩儿,他们也是可以合作交流的。比如今天比较了8和9的大小后,我让孩子们思考:9大于几?同桌交流时,两个班都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两个小朋友面对面,甲说9大于8,乙说9大于7,9大于6,9大于5……最后引导一句话,凡是9前面的数都可以。
现在我的课堂里也有了小组合作学习,比如让孩子们四人小组交流从情境图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有的小组四个人发现的是一样的数学问题,而有的小组能发现几个不同的数学问题,甚至有些孩子观察同一事物由于角度不同提出的数学问题也不尽相同。
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让我笃信:勇敢放手,大胆践行课改理念,一定能实现高效学习,快乐学习!
|
|
|
编辑:曾旭辉 审核:曾旭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