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晋开颜 6岁半多了,现在就读于东辰2小,刚上一年级。说育儿经验吧,谈不上,也没资格,因为孩子毕竟还很小,后面的路还很漫长,还会经历很多的事情,肯定还有很多处理不当的时候。现在呢,只能算是到目前为止成长过程的体会吧。因为血缘关系,注定了我们做父母的一生都要对孩子负责,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觉得需要做一个有心、用心的家长。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当然,女儿和我也经历过一些算是“挫折”或插曲的事情,这些都是我和女儿成长不可或缺的经历。还有要指出的是,我的体会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仅仅是体会而已。
我的体会之一是家长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孩子的成长脚步。不仅是向书本学习,还要向老师学习。在孩子出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还可以向老师讨教方式方法,待到问题解决的那一刻,就是又往成长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当然,不一定每个老师的方法都是正确的。个人喜欢看一些养育孩子方面的书,尤其是这些年来,我坐在班车上看,算算也真快20本了,尤其是觉得特别好的书,我会反复的看,因为书上会教我方式方法。现在她步入了小学,我也正在看适合这个阶段的家长书籍,因为她长大了,需要适合她的方式方法了,这叫“与时俱进”。
早期,带着女儿一直上早教课。那次,中心请了一位叫Apple的号称台湾育儿专家给家长们上课。说句实在的,那次上课后接受“最好”的一句话是-----不要忘记经常给孩子竖大拇指,并且说:你好棒!这句话给我和女儿的影响了有好几个月,最终发现了有问题。幸好,经过和专业老师的沟通,得到了及时的纠正!什么问题,这就是赏识过了头!孩子对时不时竖起的大拇指感到骄傲,对你是不是说的好棒觉得自己了不起,经不起一点批评,再有就是对“你好棒”这种以面带点的夸奖方式感到茫然,茫然是不知道自己棒在哪里。那次,我和另一位早教中心园长进行了交流,她和我说,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表扬,一个是得有个度,另一个就是要表扬孩子进步的具体点,进步在什么地方,给孩子明确的指出来。比如,孩子画的一幅画,整体效果一般,孩子拿着这幅画也没什么自信,但是小鸟的翅膀画的挺好的,就可以具体到鸟的翅膀上面的羽毛画的多生动啊,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了自信:开始觉得我的画真是很一般,原来,我的画还是有精彩的地方!我下次要更努力的画!是的,女儿那时在东方爱婴上早教,关于音乐方面的学习,后面的阶段,真的很难,为了鼓励她,女儿打对了节奏,敲对了鼓点,音乐律动没忘记动作等,我就会经常会在她旁边竖起拇指说:你好棒!你好棒!后来我改为:妍妍,你的节奏打对了!妍妍,你敲的鼓点节奏跟上老师了!妍妍,你的这个动作挺优美的!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当家长不能对孩子太苛刻,对孩子要求太高,期望值太高,往往失望越大。还有就是出现问题,找到问题在哪里,怎样的方法和心态去解决,这才是根本。在海天师雨读学期班,一天接她,她说,妈妈我要参加逻辑狗比赛。我很平静的说,哦,好的。又过了几天接她,在车上,她说,妈妈,我的逻辑狗比赛被取消了。我依然平静的说,哦,这样。然后又问,被取消了你是不是难受啊?她说,没有啊,反正就是玩啊。我想,哎,女儿心态还不错。又问她,那是什么问题取消了你的比赛啊?她说,老师说我太慢了。哦,原来是这样!在家里,女儿从3岁开始玩逻辑狗,已经玩了几年了,参不参加比赛没关系,怎么的也不会像老师说的那样——太慢了吧!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去咨询相关的老师,了解情况。老师和我说,妍妍比较谨慎,是慢一些,但是做的还是可以的,经过测评,她数学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是我一味的还在速度上追问。老师说,教逻辑狗的学习还是需要方式方法的,不是把题做会了就是,而关键还在于锻炼孩子的数学方面的拓展思维,不必过多的探究速度。我怎么还没转过弯——速度有那么重要吗?回家后,我把我从来不看的逻辑狗家长手册拿出来看,之前自认为这些都是教幼儿园小朋友的,简单的很嘛,我根本不用看嘛!事实证明我错了!所以,家长不要认为简单的东西,就不必去学方法,方法没掌握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说严重了还会误导孩子。
那阵子,风靡一时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看了。说句实在的,我对里面的不少观点持反对态度。尤其是写到,她的女儿因为很多课程提前学习,都会了,为了节约时间,扩大阅读量,作者鼓励孩子上课时偷偷看小说。殊不知,这是对老师起码的不尊重啊!对其他同学的负面影响多大啊!
对于特别值得看的书,我还会特意多买一些,分享给其他的同事、朋友,甚至是老师,感觉这种分享真的很快乐。现在,女儿虽然上小学了,但是,我和早教中心的园长、女儿曾经的班主任老师以及相关的其他老师还经常沟通,成为了朋友,因为孩子这个纽带,把我们连在了一起,成为我和女儿“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我们会好好的珍惜并延续这份友谊。
我的体会之二是注重孩子的性格情绪以及情操的培养,家长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发现问题“小题大做”,“大做”就是去了解问题的原委,去和老师沟通了解情况,去和孩子沟通了解她的感受,再把“大做”的问题“缩小”到完全解决,这样的心灵又得到了一次洗礼,又得到了一次小小的升华。
女儿3岁半开始在幼儿园学画画,蛮喜欢的,每次回家,都拿着她心爱的画给我们看,对于3岁多的孩子,她的画挺大气的,画面饱满,真挺不错,美术老师告诉我,女儿画画还是挺有感觉的。那次,母亲晚上接她回来,拿着一幅画,上面几乎没画什么,但是隐约看到纸的一角用铅笔画了风车的痕迹,又擦掉了。母亲想和我说,但却被女儿给拦住了,不准说。饭后,母亲悄悄和我说,晚上接女儿的时候,她很不开心,抱着母亲的大腿轻轻抽泣,非常委屈,说以后不画画了,母亲想问老师原委,却被女儿拉着不准。晚饭后,我带着女儿去外面跳舞,看她跳的来劲,兴致很高,就趁机问她:“妍妍,今天的画是怎么回事啊?今天没有画完,能不能和妈妈说一下啊?”“妈妈,我告诉你嘛,今天的画好难好难哦!”她停了下来,认真的回答我。随后,我又给老师打了电话,想了解孩子的情况,老师和我说“妍妍她呀,画不出来,竟然找哥哥姐姐帮忙,我就批评了她。还有,她把断了的铅笔偷偷的扔到了垃圾桶里,我也批评了她。结果她就哭了!”哦,是这样!晚上睡觉时,我和女儿说,妈妈跟老师了解了一下情况,我说,妈妈觉得妍妍还挺会想办法的,觉得画难,画不出来,还会去找同学帮忙呢!女儿听了还挺高兴的。我又说,因为你3岁多,妈妈还没有告诉你,铅笔断了用钻笔刀削了又可以用这个事情,今天妈妈告诉你,明天给你演示怎么削铅笔哈,可不能随便浪费丢掉啊,老师批评也是对的呀。女儿很高兴,很快忘记了心中的委屈,安静的睡了。可是我还在想,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呢。。。没过两天,女儿的同学过生日,邀请我们到家里去玩,我带着女儿去了,正巧美术老师也在,女儿早就忘记了之前的事情,去和老师玩了起来。小同学和我女儿一起学画画,我问她母亲上次美术课的情况,这位母亲和我一样,把每一幅画都留着,她说,那天是她去接的孩子,看到老师在黑板上的范画,说句实在的,对于3岁多孩子来说,画很难,有风车,有房子,还有风景,不是3岁多孩子能画的。她给我看她女儿的话,真的不清楚是画的什么。哦,基本明白了。夜里,我给班主任老师写了一封信,请她侧面和美术老师交流一下我的信(当然希望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了),首先是欣赏她启发孩子创意和想象教法,不同于传统的美术课等等,把老师赞美了一番,后面又提及,能否根据孩子年龄及发展情况来设计课程,难度逐步提升,若给孩子一个太高的台阶,孩子怕不上去,恐怕她以后连这方面的兴趣都没有了。。。这边,我还和女儿沟通,和她说在在各种各样的课堂上会遇到同学受到表扬或批评,有的同学会受到表扬,那是老师看到了她的进步,通过表扬去鼓励他;有的同学会受到批评,老师看到了她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要注意哦,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老师发自内心是爱你们的,都是希望你们能好!女儿瞪着她的大眼睛点点头。就这样,小问题——变大问题——最后问题化为零了!从那以后,女儿每次上美术课,都是兴致满满,有时回家灵感来了,刹不住车的非要画画。2012年幼儿园庆六一搞美术比赛,那天晚上将她的作品一气呵成,那种专注,那种投入,真令我佩服。结果,她获得了美术作品一等奖,捧回了一个大奖杯和荣誉证书。领奖后,我拥报着她,给她竖起了大拇指:晋开颜,你努力了!祝贺你!
其实,我想很多时候,家长不会去关注一些细节,或者是一个个小的问题,经常会说,算了,小孩子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干嘛那么细究啊!真没必要!殊不知,错过了,或者没解决好,对孩子在心态上的成长影响是深远的,甚至会泯灭孩子刚刚冒芽的兴趣。
培养孩子,首先是让她“成人”,然后才是“成材”。拥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态,是我们一直关注的。培养过程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而且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还要处理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的体会之三正面引导,锻炼孩子的恒心和毅力。女儿从1岁开始上亲子早教课,第一期上到了3岁8个月,在这期间,从未缺过一堂课!有时冬天风刮的特别大,我们在上课的路上,同学的家长打电话过来,问我们能不能都不去上课,太冷了,集体请个假吧,而她们家就在上课的马路对面!我说,我们已经在路上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不想请假。结果这位妈妈过意不去,还是带着孩子来上课了;有时,她有些低烧,还非要来上课,或许因为她太喜欢了,或许觉得缺课不好,总之,只要不是特别的原因,她要坚持去。上音乐课,后面的内容很有难度,加上回家有的不进行巩固练习,上课的孩子和家长慢慢的都越来越少了,上到了最后的那些堂课,都是晋开颜一个人!两个老师,还有我和她爸爸。
带着女儿去北京,去爬长城的那一天,风沙挺大的,觉得脸上都有沙子,吹得又好冷,阳光又很“灿烂”,眼睛刺的也睁不开,爬的又好辛苦,亲戚们都受不了了,不想再爬了,一个个都在打退堂鼓,就连小哥哥受到影响也想退回去了。女儿要爬,她说,刚爬了一点啊,前面的风景还没看到,我也鼓励孩子继续爬,“不到长城非好汉啊”!小哥哥在妹妹的鼓励下,也和我们一起爬,其他亲戚们已经在返回的路上了。我们坚持着,终于登上了长城的顶端!女儿和小哥哥都无比自豪——别看我们是小孩,也一定能做到!我们终于登上了长城!
暑假去丽江游玩,那时我肋骨骨折还处于恢复中,考虑到我答应了女儿暑期的出游,所以,我坚持一定要带女儿去游玩,再难我要兑现我的承诺。其中有一天我们去著名的玉龙雪山,我们到达山下,乘大巴车经过九曲十八弯到达索道缆车出,乘索道到达4506米的高度后,明显感到空气稀薄,稍事休息后,准备登顶。楼梯周边有很多很多人不是坐着,就是靠着,又冷又难受。刚走了十几米,我就出现了胸闷心慌气短,头部剧烈疼痛,双腿无力的严重缺氧表现,受伤的部位也明显疼痛,赶紧返回索道处,在那里等候他们。女儿和老公决定继续向上攀登,越往上走越困难,每走几步,都非常困难,需要停下来,吸几口氧气,在爸爸的鼓励下,女儿向着最高的目标坚持前行,她说:“一定要坚持爬到最高处!”女儿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着。就这样,走几步吸几口氧气,然后又继续艰难攀登,最终,女儿成功到达了4680米最高处!为了鼓励女儿经过顽强的努力爬到了顶峰的成功,老公奖励给女儿一块金牌,上面刻上了女儿的名字和登顶日期,作为永远的纪念!
很多时候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家长需要给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多从正面鼓励和引导孩子,锻炼孩子的恒心和毅力,对于她的成长是重要的。
我的体会之四是与孩子一起亲子共读,共享在阅读中带来的乐趣。女儿喜欢看书,到现在为止,看了大量的书,每次看书都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很多时候,我需要把书抢下来,不允许她再看了。到目前为止,她看完的书,有关于小熊维尼系列的性格情绪培养的故事书,还有国外的关于情绪培养的绘本,很多,因为,真正有好的性格,好的心态,才能有好的人生,希望能对她有影响。有大量的绘本书,很多是成套的,虽然看完了,但她会时不时的拿出来再看,我想这个时候看,和她小的时候看,理解应该不一样吧。现在甚至我还给她买了无字绘本书,有百科书,有关于安全的书、有关于女孩成长的故事书等等,她都很喜欢,还有学习了很多唐诗,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现在她大了,我还买了一些幽默书,歇后语等书,还买了很多世界儿童经典名著,与她一起有计划的共读,或者她自主阅读。在和她阅读的过程中,我的知识量也在慢慢的增长。与孩子看书,还需要有方式方法,对其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反问一些故事的情节,对故事的内容进行拓展等等,这些都是我后来学的方法。
女儿对书有着强烈的渴望,在超市里,她可以站在书架旁边看书,喊都喊不走;走到某个餐厅吃饭,她也能拿着那里的书籍,自己认真的翻看起来。阅读给女儿带来了无尽的乐趣,也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的绘本,读过这么多的诗,看过那么多的故事,或许,未来,我的文学水平会有一定提升吧。
我相信,她坚持,持续的坚持下去,阅读对她的成长影响是深远的。
我的体会之五是与孩子一起旅游,让孩子见多识广。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3岁时,我们开始有目的,有意向的带着她去旅游。这几年,发现她喜欢上了有地铁城市的旅游。成都,重庆,北京,广州,深圳等有地铁的城市都带着她去走了走,看了看。她喜欢看地铁线路图,带着她买票,老公经常会告诉她怎么找路标,怎么看线路图。现在,她能很快进入乘地铁的状态,选择线路,购票,进站,选择相应的站台,出站台走哪个口等,而且,比我还清楚!基本上,我们都会提前做好旅游的攻略,每一次的旅行,不仅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重要景点等,出游的每一天结束,我们还一起回顾,今天去了哪些地方,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做记录,女儿不会写,则是在纸上画。在珠江三角洲的旅行中,她对各种树叶特别感兴趣,正好之前看了一本关于树叶的书,结果我们还搜集了一些干的各种树叶回来。旅游是充实的,是快乐的,我想做一个有心的家长,每一次的旅行,不仅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而且需要孩子自己去总结,去体会,这样对于孩子才是真正的收获。
我的体会之六是,需要把安全意识教育融入日常的生活中,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在上海:安全教育已经进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程,也显示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说句实在话,出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高速路上的四车追尾,在家中摔的骨折,外出旅游时的意外受伤,多次的崴脚,浴室的摔跤,被鱼刺卡住喉咙,头被撞起大包,被摞起的凳子夹破了手,骑车时不小心撞到了别人,滚楼梯。。。等等,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女儿亲身经历过,亲眼目睹,或者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贯穿在孩子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血的教训。通过一次次的教训,也在不断给孩子灌输自我保护的方法,了解一些安全的小常识。女儿喜欢看新闻,尤其是今年看了不少有关安全的新闻:小孩从阳台坠落,有人掉进井盖里,有小孩子被挖掉眼睛,哪里有洪水,哪里出现暴雨,哪里出现了地震等等,每次看这个对她来说真的是学习。平时,我会灌输给她有关于吃的安全,她喜欢看食堂的食物搭配宜忌,该怎样吃,尤其记住了,香蕉和土豆不能同时吃,否则会长斑。还有,哪些是健康的食品,哪些是垃圾食品,说句实的,垃圾食品都是很香的,其实大人孩子都喜欢吃,美味的东西谁都想吃,女儿知道的,这些东西只能是偶尔吃一下,而不是一概不吃,当然了,说话就要算话,定期还是去品尝一下;有关于在家里的安全的,比如插座的电啊,微波炉的辐射的啊,被困在电梯怎么办,打雷下雨时怎样注意安全等等;早期,我还给她读了三本书: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走,不要随便摸我,这三本书以绘本的形式的故事让孩子学会爱自己,保护自己,我感觉很不错,在此推荐给家长们。以后,我想,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的隐患,比如最常见的网络安全。我想不仅要让孩子了解安全的知识,同时还要有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掌握安全的防范措施,教孩子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这才是安全教育的根本。
现在,女儿步入小学了,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积极的老师沟通,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学习、生活、与同学交往等的情况,我更愿意听老师跟我说孩子在哪些地方需要注意,需要改正,需要加强,家长如何配合等等这样的问题,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对孩子成长起作用的中肯的建议,才能指导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弯路走的少一些。我经常会给女儿留张纸条,上面画着我们一家人,或者接她的时候,在纸条上写或者问她:今天你觉得和昨天比,有没有一点点进步?进步在哪里啊?今天你大胆提问了吗?今天你注意安全了吗?今天你遇到什么问题了吗?怎样解决的?今天你又交了几个朋友啊?今天你为班级做了哪些事情?你帮助同学了吗?今天你在宿舍整理的速度快一点点了没有啊?等等。
有的家长过分在意孩子的身体,呵护的细致入围,本来孩子能自己做的很多事情,家长代劳了;有的家长尤其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必须得考前多少名才行,是的,孩子们在国家影视教育考分要求的夹缝何总艰难前行,真的很辛苦;我想,我更看中的是孩子未来的路,培育孩子的过程,就像盖高楼一样,一定得把这个地基打得深打得牢,这座大楼才能盖得更高,这个过程是艰辛和漫长的。我们一直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打地基的过程,急不得,需要“慢养”。我想女儿的成长过程,也是我和老公作为家长的“成长”过程,和女一起成长,慢慢的享受着品味着和女儿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在女儿的成长道路上,不是她一个人的足迹,而是一家三口并肩行走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