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里贴字卡》教学设计与点评(第一课时)
设计:马 红 评析:刘琼英
一、教材分析
《我在家里贴字卡》是语文出版社S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一第3课,本课属读拼音学词识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2种家庭中常见的物品的名称。12个词语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部分是课后列出的会认字表和要求会写字的书写教材。还出示了“竖钩”“竖折”两种新笔画。
课本里有一幅插图。这幅图描绘出了家里摆放着的这些物品和祖孙俩正在高兴地给这些器具贴字卡的情境,充分反映出了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二、设计思路
教学本课,紧紧围绕识字这一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还注意到不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根据它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指导。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电、灯、话、沙、发、书、写、刀”8个生字。
2、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有关家庭常用器具名称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
四、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生字卡片、挂图等。
教学流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
师:前面两篇识字的课文让我们学会了很多种识字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生答)
师:我们运用观察人体识字和看图识字的方法认识了很多字。今天我们跟随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出示小女孩图像),学习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吧!
(板书课题:3、我在家里贴字卡)
(老师带着学生齐读课题)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前面两篇识字的课文让我们学会了很多种识字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这一问犹如思想的电光石火,带给学生以启迪,复习了已学的知识;“今天我们跟随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出示小女孩图像),学习一种新的识字方法”,这一问又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师生亲切的谈话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插图,学习词语
1、出示词语
师:孩子们,你们读了题目后,知道小姑娘是用什么方法识字的吗?
(抽生汇报:在家里贴字卡)
师:小女孩在家里贴了哪些字卡呢?请跟老师到她的家里参观一下吧!(出示课文插图的挂图)。小女孩家的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你能叫出它们的名称吗?(引导学生用“小女孩的家里有……”的句式汇报。)
生1:小女孩的家里有电话。
师:说得真好!老师相机出示带拼音的“电话” 一词并贴在黑板上。
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你们来猜猜。(丁零零,丁零零,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句句听得清。)
生答电话
引导孩子借助拼音读词语。
生2:小女孩的家里有一个大大的沙发。
师:大大的沙发。孩子,你真会表达。还可以说怎样的沙发呢?(软软的沙发,宽宽的沙发……)师相机出示带拼音的 “沙发” 一词,并贴在黑板上,引导孩子们借助拼音读词语。
生3:小女孩家里桌上有一个小刀。
师:对,有小刀。是一个小刀还是一()小刀?对,一把小刀!师相机出示字卡“小刀”( 带拼音)贴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认读。
师补充:孩子们,像这样锋利的小刀,咱们可不要随便动,记住了吗?
生4:小女孩家里有茶杯。
师:你的眼睛真亮!再仔细看看,茶杯旁边是什么?(生答:茶壶)。教师相机出示字卡“茶杯”“茶壶”(带拼音),引导学生认读。
师:孩子们,家里来了客人,咱们首先要给客人让座,然后要热情地给客人倒茶,知道了吗?小女孩的家里还有什么?
生5:小女孩家里还有闹钟。
师:闹钟的右边是什么?(生答:书架)
当一孩子汇报到“小女孩的家里有一个漂亮的书架”时,我作了一个小小的拓展:孩子们,你们能猜猜小女孩家的书架里放了些什么书吗?(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音乐书等)我顺势引导:孩子们,老师估计啊,小女孩家的书架上可能还摆放着《白雪公主》《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等好看的书,课件出示这些书籍的漂亮封面以及精美的插图,想看吗?(生齐声说:想)那周末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新华书店看书,好吗?(众生:好!)
教师相机出示“闹钟”“书架”的字卡(带拼音),指导学生认读。
师:孩子们,再看看,小女孩的家里还有什么?
生6:小女孩的家里还有电视机、电灯、写字台。
生补充:还有椅子。
师引导:看看墙上有什么?(生答:还有山水画)怎样的山水画?(生答:一幅漂亮的山水画)。
教师相机出示“电灯”“电视”“写字台”“椅子”“山水画”字卡(带拼音),鼓励孩子认读词语。
【点评:寓教于乐,用兴趣架起孩子学习的桥梁,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善于扑捉课堂的点滴,引导孩子跳出文本来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习兴趣大增,为学生以后大量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自由读词
出示词语卡片,鼓励学生个人读、同桌互读,教师巡视,及时辅导识字困难的学生。
3、认读生字
师: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自己从家里溜出来玩了?你认识他们吗?
出示“电、灯、话、沙、发、书、写、刀”生字卡片,生字先带上拼音,最后去掉拼音。(抽生读、开火车读、抢读等。)
4、送生字宝宝回家。
师:孩子们,请打开书,用圆圈画出这几个生字宝宝,自己认读两遍,读准字音,自己动脑筋记住这些字,好吗?
(抽生汇报识记生字方法。)
师:你能给它们找个朋友吗?(扩词练习)
5、复习巩固
抽生认读词语,生子不带拼音。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用贴字卡的方法来识字。回家后,请你为家里的家具和物品贴上字卡,不会写的字可以请教爸爸妈妈。
【点评:教师抓住低年级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有效的采用情景教学法。用教材上的插图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识字、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到去掉拼音识字,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化难为易,较好地突破了识字这一难点,整个教学过程也体现了“识字的趣味性、多途径自主识字、广泛识字”这一理念。学生在愉悦的说说、读读、勾勾、圈圈的活动中去识字,习得方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总评】
总的来说,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学风格朴实。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对话,没有多媒体的烘托,也没有游戏的渲染。“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自己从家里溜出来玩了”“送生字宝宝回家”等语言富有童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二,教学以生为本。马老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学过程中,情景教学让识字教学的难度降低了,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这为学生以后的阅读与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正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三,教学不离生活。“回家后,请你为家里的家具和物品贴上字卡,不会写的字可以请教爸爸妈妈。”这一课后作业,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识字教学生活化,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处处识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主动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这是学习语文不可缺少的,也使得语文学习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该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案》2011年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