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网络也不是一片净土,究竟应该如何趋利避害,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呢?
案例一: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两年前,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新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发现一些孩子下午上课老是迟到,追问原因,支支吾吾,电话连线家长,告知吃了午饭就出门了,这孩子到底上学途中转弯到哪里去了呢?为了破解这谜,我暗暗调查这些老爱迟到的孩子,经过好几次秘密跟踪,终于发现这些孩子进了学校附近的网吧。真相大白后,我真想把他们揪出来“就地正法”,略一思忖,又觉不妥。我决定来个全面搜捕,彻底摸清班上孩子上网情况。通过“明察暗访”,终于了解到班上孩子上网已成燎原之势,且有10%左右的孩子已经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如果再不及时引导,加以制止,恐怕后果很严重。于是,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解“社会网吧”对未成年人的伤害、“网聊”引发刑事案件、沉迷于玩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甚至过度紧张而猝死等事件,还找来玩游戏上瘾的“顽固分子”单独谈心,甚至对“顽固分子”“盯梢”、安排“哨卡”,让家长对其断绝零花钱的狠招都用出来了,一阵“严打”,班上终于“风”平浪静了。我暗自窃喜:班上“网风”总算被我扼制住了。哪知暗地里却是惊涛骇浪。
冬月的一个早上,我刚到学校门口,就碰见罗某的妈妈,她焦急地告诉我:孩子一夜没有回家。我大吃一惊,说:“怎么昨天晚上不打电话?这么冷的天,孩子到哪里去了?”后来孩子被妈妈在网吧逮个正着。我跟罗某交谈时,才知道:孩子为了上网,一夜没有睡觉,两顿没有吃饭,到下半夜时,钱用光了,就站在别人旁边看别人玩游戏。天啦!你说这孩子的网瘾有多大!像这类似的几个孩子,我得时刻盯着他们的座位,一旦发现没有人,就担心他们是否去了网吧。
一天,两天……终于,孩子毕业了!
罗某上中学了。听说孩子的网瘾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为了上网,周五下午放学后迟迟不回家,周日下午迟迟不去学校;为了上网,可以一天两夜不吃饭,不睡觉……不久前,碰见了罗某的父亲,又谈起了孩子,说孩子现在乖多了。我忙问:“不上网了吗?”“要上!我买了一台电脑,让他在家里上个够。这下对了,周五下午放学就回家了,周日下午吃了饭就去学校……”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网瘾“堵”不住,一“疏”还通了。
孩子们为什么会如此痴迷网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在优秀学生张某的周记中寻到了答案:
我们上网,就是为了放松身心!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在虚拟世界都能得到满足,在那儿,没有好生与差生,没有老师的批评,人与人都是平等的,例如有些差生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老师与同学的赞美,但在网络世界他会得到网友的赞美,他的心灵会得到慰藉,不会觉得自卑。在网络的世界,谁也不认识谁,可以把自己对某些人某些事的不满说出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话不谈,说说同桌的搞笑事,再骂骂几个不讨自己喜欢的人,说说老师的话语!而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能的!在这儿,还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彼此之间没有什么顾忌的,可以敞开心扉!网络世界的精彩,是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的,只要会上网的少年,没有谁不被这里的世界所吸引。我们可以打游戏,聊天,可以和朋友开玩笑,可以无所畏惧的笑,这儿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我们,那是多么的幸福。我们上网,就是满足自己,解放身心!
好一个“满足自己,解放身心”!孩子的确压抑得太久了,孩子的内心实在太苦了,尤其是教师眼中的“差生”,老师不赏识,同学不喜欢,他们内心极其自卑、苦闷,虚拟的网络世界无疑就成了他心灵自由驰骋的疆场。这样的孩子上网成瘾,家长、老师究竟该如何处理?放任自流?严令禁止?事实证明,变“堵”为“疏”较为上策。孩子罗某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普通的修理工,他购买电脑的出发点仅仅是让孩子能够在家里上网,“让他上个够”,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却收到一定的效果,孩子竟然没有以前那么淘气了。对于这些“网虫”,如果我们能够早一点关心他们,及时地用爱心和赏识敲开他们紧闭的心门,让他“身在曹营心在曹营”,鼓励孩子在学校网络教室里正大光明地上网,教给他们创作班刊、校刊、制作贺卡、网页的知识,鼓励他们敲击文字,积极投稿等,孩子会兴趣盎然的。
案例二:你玩我玩,玩出精彩
一个周末的早上,见儿子睡意全无。我说:“儿子,如果不想睡觉了,可以起床打一小时游戏。”儿子如获大赦,可高兴了,平常叫我给他穿衣,提裤,今天全都是自己一鼓作气完成。接通电源,打开电脑,宽带连接,百度找游戏,那真是轻车熟路。两眼死死盯着屏幕,手指上下起伏,啪啪之声不绝于耳,不时地尖叫几声。瞧那样子,愉快得简直没法说。
有的时候,我会陪他玩玩小游戏。孩子玩得很高兴时,我会跟他约法三章: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不玩,每次玩多长时间等。别看他只有八岁,经过多次商讨,多次批评,多次表扬,到现在,各项承诺兑现得都还比较好。
的确,网络是把“双刃剑”。由于孩子缺乏自制力,一旦行为失控,在网路的世界就会迷失方向,只会浑浑噩噩虚度时光;如果我们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网络,他们就会从网络上获得许许多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谈“网” 色变。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抽点时间陪陪孩子,与孩子一起上网查资料,跟孩子一起看新闻、玩游戏,一起在网上看看书、听听歌,美哉快哉!当然,我们与孩子必须要有严格的约定:作业没有完成不得上网,没有经过大人的允许不能上网,慢慢培养孩子上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另外,为了杜绝孩子不经意间浏览到网上不健康的内容,我们家里的电脑可以安装控制软件来预防和过滤。
你玩,我玩,咱们一起玩,玩出快乐和进步。
案例三:网络研修,助我成长
一年前,家里买了电脑,自从“她”在我的卧室安家后,妻子无不失落地说:电脑是你的“第二春”,你跟“她”去过吧。此话一点不假,我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电脑,周末如果没有事情,我可以整天不下楼,就跟电脑为伴,一天不玩电脑,就觉得心里堵得慌。学生对电脑有瘾,我对电脑也很钟情,现在终于体验到为什么学生敢冒着被老师严惩的危险进网吧,可以通宵达旦玩电脑不回家。我开始玩电脑时,无非是在电脑上聊QQ,进“农场”种种菜什么的。后来,就是在网上瞎溜达,再后来,觉得这样纯粹是浪费时间。电脑、网络,主要是用来工作和学习的,如果不好好利用利用,简直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于是,我开始利用电脑来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误打误撞进入了“人教网”,许多只听过名字和传说的老师,在那里变得触手可及,在那里我跟随优秀老师的脚步,且思且行,且行且思,开始试着写教学随笔,并把自己的随笔投向“人教网”以及“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及一些杂志,承蒙编辑老师厚爱,自己的一些“豆腐块”相继被一些知名网站及《小学语文》《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师》等选用。
在网络里畅游,真正地激发了我的写作欲望,切实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让我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虽然也很辛苦,但是累并快乐着。
总之,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让孩子接触网络那是不现实的。老师、家长们应该亲自去体验网络世界的奇妙,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温暖的双手……
(该文发表于《平安校园》2011年8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