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学校安排我担任三一班语文教学工作。没过几天,我就发现班上的小凡同学课堂上特别好动,管不住自己,还影响周围的同学听讲。
经过了解,原来小凡父母离异,妈妈半年前把他从广东送回来跟外婆一起生活。上学期期末检测,小凡语文考了1.5分……我有什么高招和魅力来改变他呢?放弃吧!
后来,每当走进教室,目光与小凡那天真无邪的眼神相遇时,总有一种负疚感袭上心头。是啊,才几岁的娃娃,可塑性极强,正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怎么可以轻言放弃呢?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所有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需要老师的爱。当然,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差生才是对我们的最大考验,把差生视作我们自己的孩子,用我们的爱与尊重去照亮他们的心灵。
语文课上,按照进度我准备上百花园“语海畅游”有关句子方面的内容,学习用“那么”造几个并列分句。我先指导学生读例句:它们轻轻地飞起,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接着我引导孩子们体会例句中后面四个分句都是说明那些泡泡的特点的,最后就应该指导学生用“那么……那么……那么……那么……”练习说句子。正准备进行第三个环节时,我看见小凡在那里“我行我素”“肆无忌惮”,我灵机一动:“同学们,我们来给小凡同学找找优点,好吗?”小凡楞了一下,同学们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教室立刻炸开了锅,“他笨”“他不做作业”“他成绩差”……刚刚还自由散漫的小凡像霜打的茄子——焉了,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响。“孩子们,不做作业是优点吗?”孩子们很快安静下来。我把目光投向了品学兼优的陈洋同学,她领会了我的意思,大声地说:“小凡爱劳动。”有同学小声说:“有一次,小凡给我借铅笔。”又有孩子说:“小凡从不欺负同学。”“小凡对老师有礼貌。”
……
我相机板书: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尊重老师……
已经有孩子在练习说话了,“我们班的小凡,那么热爱劳动,那么乐于助人,那么团结同学,那么尊重老师。”小凡的头慢慢地抬了起来。小凡举起了他那“难得举起”的手,“你有事吗?”“老师,我……”他站起来,小脸憋得通红,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了声:“谢谢大家……”我引导孩子大声朗读我的板书:“我们班的小凡,那么热爱劳动,那么乐于助人,那么团结同学,那么尊重老师。”这稚嫩的童声不正是同学们对小凡的信任、期待和鼓励吗?小凡的眼角湿润了。我想:他那只高高举起的小手,不正是想竞发的风帆吗?
我期待着他的转变。
(该文发表于<信息教研周刊>2011年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