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和学校应当主导家庭教育
说政府和学校应当主导家庭教育理由主要有三点:第一,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从学习年龄段可划分胎教、幼教、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从学习的时空可划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从学习的内容上可划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在现代大教育体系中理应当包括家庭教育。第二,政府和学校应当主导家庭教育是党和国家赋予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重要职责。政府在发展教育事业中理当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学校也应当领导家庭教育。第三,人生的第一步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实配合才会有教育的成功。
那么,政府和学校应当如何主导家庭教育呢?第一,应当把家长组织起来使之进入教育境界并切实担负起家长的职责。应当建立市——区(县)——校——班四级家长组织,建议参照青联、妇联、学联的组建办法成立市及区(县)家长教育联合会(简称家联),各学校和班级成产家长委员会,从而形成市、区、校、班四级家长组织网络。第二,应当用现代教育思想去培训和武装家长,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掌握科学教育方法的家长教师。为此应通过政府和学校联动来完成这个培训。一是作为政府层面的市县(区)可主要通过三条渠道并举来实施培训。①办好《家庭教育报》使之成为家长学习的教科书,家长交流的主阵地。②组建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巡回到各校进行家长教育培训。③开办绵阳家庭教育网,使每个家长都能在家里接受家庭教育的培训。二是作为学校层面应坚持三个学校一起办。既是培养学生的学校,也是教师发展的学校。还应是家长发展学校。第三,应当建立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评价奖励机制。一方面把家庭教育列入对区县和学校工作评估,另一方面可开展评选,优秀家长学校,优秀家委会,优秀家长,杰出母亲等活动。并树立一批重视家庭教育的先进典型,树立一批教子成功而优秀的家长典型。
二、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功与幸福
在中国,望子成龙、成凤是一种民族的传统。而孩子最终能否成龙、成凤则直接是由其所受的教育来决定的。面对家教这个大题目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父母如愿以偿,而有的则事与愿违,原因在于所受的家庭教育不同,出色的教育造就出色的孩子,出色的父母是孩子成才的最重要的老师。无数事实证明,大凡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对他们施以出色的家教的家长,同样,大凡教育失败和问题学生后面都站着一个不合格的家长。据有关机构的调查,中国的家长教育50%的是低效、无效乃至负效的,有人说,在这个社会上,唯一没有人监考的就是父母,生了孩子就是爸爸、妈妈,至于够不够格没有人管,如允许孩子重选父母的话,有一半父母会下岗。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前,家庭教育的问题十分突出,很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与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错误的家教概括起来有十种类型:
分数型:重智轻德,重分数轻全面发展。
溺爱型:过多过剩的爱,养成任性、自私孤傲的不良性格。
粗暴型:动辄打驾,方法简单粗暴。
放任型:奉行树大自然直,不加约束,不闻不断问放任自流。
矛盾型:父母之间,父母与爷奶之间教育不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不一致。
袒护型:袒护孩子,对孩子的问题不重视、不矫正使其错上加错走入迷途。
听话型:以听话作为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孩子缺乏个性。
服务型:全方位为孩子服务,使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度服务形成懒怠,自私的性格。
奖欲型:滥施物质奖励,形成孩子不思进取,享受主义等不良思想。
突变型:教育随心所欲,喜怒无常。
三、每个家长都应成为家长教师
很多家长都认为生孩子、养孩子、教育孩子是自然的事,不需要学习,可以顺其自然无师自通,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是需要学习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应当由家长向家长教师转变。如何实现这个转变呢?
第一,要处理好四大关系:①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起尊重、民主、合作、交流的亲子关系;②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家长应与学校建立起理解、信任、尊重、互动、合作的双赢关系,家校形成紧密的教育联盟;③处理好家长职业与工作职业的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家长也是一门职业,是教育孩子的职业。很多家长只忙于工作,忽视和忘记了还有教育孩子这一职来,家长教育职责不到位,为此,家长应处理好两个职业的关系。做到工作教子两不误;④处理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家长是教育者,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家长应当用优秀的文化充实自己,建设学习型家庭,做学习型家长。
第二,要实现四个转变:①转变认识,一是要认识到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功与幸福。二是要认识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而家长对孩子的投资不应主要放在物质投资上,主要应放在智力投资上。智力投资就是要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更多的投入教育的时间和精力。②转变角色。家长应是集教育者、关心者、指导者、合作者、激励者、评价者、发现者、约束者于一身的复合型角色。③转变观念。家长应树立“养、育、教”相统一的观念;“爱而不骄”的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路”的观念;④转变家教的模式和方法,采用民主科学的方法,言传身教的方法;沟通交流的方法等,努力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和艺术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