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6岁当中学校长,至今已跨过20个年头,20年一路走过来,不断追寻教育理想之梦,先后办了四所学校,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20年的成长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发展过程:
一、校长的专业化过程是校长职业理想不断追求与实现的过程。
但丁说:“人生来是为了高翔”。作为肩负重任的校长,必须为了责任而高翔,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必须做最好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管理专家、教育专家、办学专家。用自己的高翔引领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我是从一所农村中学走上校长岗位的,上岗第一天起我就立志作一个苏霍姆林斯基式的好校长,办一所象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现代化的农村学校,虽然后来又走过了三所学校,但每到一所学校,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制订办学理想目标和方略,每所学校都要因校制宜追求特色办学之路,都要提出并实施自己的教育改革实验项目,从而走出一条科研导航,跨越发展的兴校之路,因此,我所办的四所学校无论是新校还是老校,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能很快赢得家长,成为优质学校。并在学校发展中实现自我发展从而达到双赢。
二、校长的专业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思考的过程。
先说学习。我20年的校长生涯也是学习化的教育生涯,我原来学的是中文专业,当了校长后,我先后参加了“教育行政管理本科班”、“教学论硕士”、“教育学原理博士班”的学习。我之所以对学习孜孜以求,是因为我深深认识到,要当一个好校长必须博学。首先他必须是一个教育专家,应该通晓教育规律,并用教育规律指导自己的办学实践。其次应该是一个管理专家。应该具有战略管理与规划能力,具有教育市场运作与经营能力,具有资源整合与运作能力,具有组织协调与社会交往能力;再次,他应该是一个教学专家,他应理解课程理念与标准,掌握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能指导各科的教学改革,她应通晓学习学科,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能,开学学力。第四,她应是一个德育专家,应通晓德育规律,有效促进学生精神发展。其五,他应是一个杂家。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时代对校长有这样高的要求,校长必须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再说思考。一个好校长应有自己的学习思考力,人云亦云,跟风跑,没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主见,是不会有出息的。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见识和判断力,善于对各种教育流派的教育理论、对外校、外地、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会分析评价和有效的吸收,在吸收过程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思考力,学会辩证、系统思维,学会创造思维和超前思维,学会在吸收中创新,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而在创新过程中又要不断的分析思考,并从中找出自己的弱点(问题与不足)和强点(亮点与创新点),只有这样校长的学习力才会转化成办学的生产力。
三、校长的专业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实践的过程。
爱因斯坦说,人生来就是创造的动物,处在变革时代的校长必须是一个站在时代前沿阵地的开拓者、创造者,他应敢于对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革故布新,而不是亦步亦趋,墨守成规。校长就当是一个改革家。我当了20年的校长也就进行了20年的改革实践。我先后制订了改革各科教学、改进德育、体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教育评价等多个改革方案,从八十年代的两个课堂结合和成功教育实验到九十年代的中小学衔接教育实验,中学生心理教育实验,学习方法指导实验,以及特色建设,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科研兴教运行机制实验,“三全”管理实验,“综合素质加特长”的育人模式探索、“一体两翼”学习模式探索到近几年的“四基”德育模式,构建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中西方兼备的教育模式探索,“双通道”的办学模式,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发展学校,创立中国第一个学生节、中国第一个学生感恩节,总之,在学校的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激活教师的创造潜力,不断提供学校发展的动力。当然,校长创新决不能搞花架子,校长不仅应是改革理论家,更应该是改革实践家。有很多人对我说,你是一个教育理论家,我说,你并没有抓住我的本质特征,我的本质特征是“实”,是实践实干、务实、求实、落实。校长必须把自己的先进的办学思想模式化进而转化成班子的行政意志和教师的教育行动,使模式和思想操作化、制度化、程序化、精细化、规范化。从而使先进的理论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为了促进这个转化,2025年澳门原料免费更新确立了“赢在执行”的管理理念,狠抓执行力,并通过建立督导室全程督导,以保证执行到位。
四、校长的专业化过程是一个不断成熟与超越的过程。
校长的专业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终身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并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校长从入职到初步专业化大致要经过探索期、称职期、成熟期、创造期几年阶段。这几个阶段实际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又不断走出经验,走向管理专家、办学专家的过程,是校长专业化、品牌化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校长随着专业成长将不断实现以下四个转变:在素质能力修养上,逐步从学科专业技术型向校长能力素质专业化转变;在管理型态上,逐步从经验管理、行政管理向科学管理、文化管理转变;在管理方式上,逐步从常规事务型向战略创新型转变;在学校发展上,逐步从依附维持型向校本发展与经营型转变。要实现以上转变,校长必须不断超越自我,而超越的前提是校长必须要有长、宽、高的思维素质:即视线要长,视野要宽,视点要高。怎样才能具有长、宽、高的素质,我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一是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我从80年代便开始参加全国的一些学术团体的学术活动,现在已成为两个全国学术团体的副理事长。二是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从而达到人出课题、课题出人。三是坚持教育理论的修养和经验总结,一方面用教育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另一方面又坚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教育理论,创造教育理论,我先后出书五部,编写校本教材二十多种,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被有关部门授予优秀教育家、优秀民办教育家、世界优秀华人教育专家,2004年还被国际名人交流中心授予2004年世界杰出人士,从而基本实现了从经验型校长向研究型、学术型、专家型校长的超越与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