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43班 杨丹阳
光,是温暖的象征,无论强或弱,它都始终如一,默默地奉献着。抑或微光,亦是暖的。
他虽与我不熟识,但给予我,给予他,给予所有学生人心的温暖,也是人世的光亮。
他是食堂隔壁班的打饭叔叔,一米七左右的个子,壮壮的身体,黒黑的皮肤,黝黑而又布满皱纹的脸上常挂着微笑,那双因长期劳作而长满茧子的厚重的大手,无不诉说着时光的秘密。他普通似光,每次想起亦暖。
和他第一次接触是在一个下雨的星期三,我因第四节课晚了十多分钟下课。我焦急地飞奔向食堂,今天晚上吃炒饭,难得的好吃。任冷雨打在脸上,由寒风刺进骨里。但当到了食堂,我一下子懵了,怎么只剩下了“残羹冷炙”。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使劲吸了一下喉咙,尽量收回苦泪,可不能让别人看到我的脆弱,可是没办法凑合吃吧,随便添了点饭菜。整个食堂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学生和工作人员,空荡而寂寥。正当我埋头吃的“津津有味”,一个声音响起:“咦?同学,你怎么现在才来?”我嘴里包着饭菜,抬起头来,吞吞吐吐地说:“我……因为……开会所以……来晚了。”才发现,是那熟悉的微笑,是那熟悉的皱纹,也是那熟悉的黑。他听完笑了,皱纹也笑了,随后走了。我也没有理会,继续吃我的,过了两三分钟,一盘青椒肉丝和一碗鱼汤摆在了我面前,还是那皱纹下的笑容:“孩子来,一定要吃饱啊!”我也笑了,可是眼泪却不争气地落下来。我感觉吃进去的饭菜,仿佛拥有了魔力,一阵暖流在心中流淌,蔓延,像微光温暖着全身。我只是觉得喉咙堵堵的,都来不及道谢,我便吃开了,一会儿,我把饭菜吃的一干二净,胃暖暖的,心也暖暖的。
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个习惯,倒完饭菜走之前会专门走过去给叔叔说个“再见”,笑一笑,日复一日。也许在别人眼里他普通似微光,但于我却是暖。或许他不是那个最耀眼的人,并没有散发着巨大的光芒,但却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微光,向每个人传递着光亮 。
虽然至今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喜欢感受他微光的暖度,我喜欢他身上质朴的味道,我喜欢将“美”这个字于他联系在一起。真正持续放映的,是这个充满爱与温暖的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