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小学部创办于2000年,经过七年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学校从3个班发展为具有稳定规模的43个班,1870余名学生。七年来,我们以“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目标,以“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展个性、创造卓越”的校训为指导,着力构建“情智教育幸福生涯”的发展模式,为每个孩子创设今天快乐明天幸福的现代教育不懈努力。如今,当我们置身东辰校园,一股融合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现实与未来,以“中国伊顿世界东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犹如熊熊燃烧的火把,点燃每一个成长中的生命,孩子们在贴近身心、贴近成长、贴近理想的文化氛围里得到全面的关怀和健康的发展。由于时间关系,我向各位简要汇报一下我们的物态文化、活动文化、学习文化和习惯文化。
一、“中国伊顿世界东辰”的物态文化
现代教育的发展和交汇,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教育在基础知识层面是比较领先的,而西方教育则在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上明显高于我们。因此,我国教育的发展必须走东西方教育精华的结合之路。近年来,我们对七年来的办学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提炼出“中国伊顿世界东辰”的校园文化主题,先后投资兴建了炎黄大道、世界通衢、地球村、情智园、行知亭、植物园、教学楼年级展示台等校园十大景点,景点建设体现中西合璧、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传统中寓于现代,科学中蕴含人文,为校园文化建设搭好了骨架。同时还投资建设了艺术中心、科创中心、阅读中心、广播中心、信息网络中心、学习与心理辅导中心、学生服务中心等硬件设施,保证了师生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为教学现代化和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为实现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我们精选东西方文化当中最优秀的部分,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分布,把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堵墙都说话,让每一条路都说话,让每一个房间都说话,让每一处装饰都说话,把文化植根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时段每一个角落。信步东辰校园,文化无处不在,先进的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召唤东辰学子奋发向上。(1)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南北纵向的主干道,我们命名为“炎黄大道”,我们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美德“仁、义、礼、智、信、孝”等为内容,再辅之于校本课程《读经》教育,让孩子沐浴在中华美德的和风细雨之中,从小树立民族的自尊与自信,让中国灵魂在幼小的心田扎根。(2)博采众长的世界文化。在校园东西横向的干道上,我们设计了“世界通衢”,把现代孩子成长的诸项要素浓缩与此,如诚实勇敢等。同时在世界通衢的尽头,又设计了以“同学天下,共托神州”为主题的地球村,意在让每个孩子都胸怀世界,有大境界大追求。(3)陶行知生活教育文化:学校设有行知亭供学生休闲,亭内镌刻生活教育名言,让学生玩赏体味;(4)雕塑文化:教学楼一楼大厅中央塑有中西文化代表人物孔子和诺贝尔的雕像,让学生感悟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真谛;(5)园林文化:教学楼一楼为学生读书休息的怡园,绿草茵茵,鲜花怒放,小溪潺潺,龙桥凤桥传递出殷切的家长嘱托;(6)榜样文化:教室外走廊上大厅内有名人宣传画和明星学生的图片与介绍,激励学生不断进步;(7)吊牌文化:走廊悬挂名人名言,激励学生修德修能奋发有为;(8)教室文化:教室内的装饰布置体现教育性和人文关怀;(9)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校园内有弘扬民族精神宣传画,公寓内有三字经、增广贤文等传统文化;(10)双语文化: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校园流行英语和普通话,活动实行双语,英语文化墙、英语村随时传递出英语是21世纪的通行证的强烈信息;
二、创设多彩生活幸福童年的活动文化。
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血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让每一个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向上向善的教益。 1.坚持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多年来,我们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与改革开放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以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学生激励大会及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为契机,开展“东辰学子中国龙,民族精神代代传”和各种时政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勤奋学习、爱国爱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倾力打造四大节日活动。每学年的秋季举行读书节和感恩节。读书节的主旨是“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意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学习方法。读书节从9月开学始,一直持续到12月底结束。期间主要开展数学月、国学月和国际文化月三大主题活动。感恩节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当代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四无”(无气魄、无情感、无感动、无责任感)和“四不”(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问题。感恩节定于每年的元旦举行,主要通过孝敬典礼和三件事培养孩子感恩的心,即:(1)给父母送上一张明信片,写上感激、祝福父母的心里话;(2)为学校或班级、老师、同学、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通过奉献爱心让别人赞美,使自己感到幸福快乐;(3)把自己的困难、挫折、压力、困惑、苦恼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化解的初步想法向班导或科任老师倾诉。
每学年的春季举行学生节和理财节。学生节从每年的4月开始到5月底结束。设立学生节的根本目的在于落实“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其目标在于实现“开发主体、尊重学生和健康发展”。学生节期间主要围绕学生的精神价值文化、课堂文化、社团文化、活动文化和研究文化等方面设计开展活动。理财节的设立为了解决当前社会普遍反映的学生高消费和攀比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财商教育”,让学生学会理财、节俭、消费、创业和奋斗,让学生领略生活的艰辛,从而激发他们珍惜劳动成果,杜绝浪费,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用生命激情学习的教学文化。
教学是学校的主旋律,是整个学校的生命线。而如何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教学智慧,激发每个孩子的学习热情,则必须建立一套符合现代教学规律的教学文化体系。
1、“用教学高科技创造教学高效益”的教学文化。每个教师都归属于一个团队,与团队共同成长与发展。(1)三次备课文化。保证最佳方案进课堂;(2)听课文化。学校行政每周不少于听三节课,除研究课、优质课外,广泛开展推门课。每周教师会设置行政评课议题;(3)全员辅导文化。学校实行全员辅导制,每个教师都对应承当特长生、特优生和潜能生的辅导,并进行过程监控和结果考评。
2、“用生命激情学习”的学习文化。我们在尊重、关爱、赏识的同时,也严格要求学生,并善于暴露和矫正孩子的问题和不足,坚持表扬与惩戒结合,张扬个性与自我约束结合,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结合,追求科学方法与刻苦拼搏结合,从而形成完整健康科学的学习文化。强化十项学习过程质量管理:①记忆管理。强化每天两次睡前睡后的记忆管理。②积累与纠错管理。按两库一卡抓好语、数、外三科的积累和纠错管理。③学习规范管理。对学生的书写规范、解题规范、格式规范进行系统训练,开展每次考后规范卷展评和规范月活动。并从教师的书写,解题规范入手。④五清管理。全面落实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学月清、学期清管理。⑤合作学习管理:落实班、组、队的管理模式、强化小组管理,通过小组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⑥学法管理。制订各科学法要点,逐项训练落实。⑦学风管理。按照安静、专注、思考、主动的要求,每天考评各班上课自习的学风并与班级评价挂钩。⑧学习反思管理。每周日班会课要引导学生对语、数、外三科一周学习进行反思评价和制订下周计划。⑨后进生管理。A、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年级组长、班主任、承包教师三位一体,承包教师、学长、家长三位一体。B、落实教师转差行动七到位:上课关注辅导到位、自习关注辅差到位、课外关注辅差到位、作业记忆积累纠错管理到位、小组和学长职责考核激励到位、对学生的会诊、补偿、激励到位、家长管理到位。C、全力打造小学有差异无差生的教育。⑩特优生管理。全面抓好每个学生一门特长项目,数学特长教育,小哈佛三大特长教育工程。
四、好习惯受用终生的“新三好”习惯文化。
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受用终生,小学阶段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好习惯陪伴孩子一生。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筛选出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素质全面发展,学业精益求精,人际和谐交往,也就是直接影响孩子未来发展与幸福的三大习惯作为新三好的核心内容,即:好生活习惯,它是孩子学会独立自强,合理安排生活的基础;好学习习惯,它是孩子形成学习方法,掌控自己学习的基础;好交往习惯,它是孩子了解世界,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
新三好的内容是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交流习惯,每一个习惯下设10个考核量标,每一量标下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养成教育的重点又设若干子量标。
在操作中,我们把一学期分为四个单元,在全面开展争创活动的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即:第一单元重抓好生活习惯,第二单元重抓好学习习惯,第三单元抓好交往习惯,第四单元全面评价。每一周根据班级和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选择2—3个单项作重点项目培训与评价。在争创活动中,针对习惯养成的艰巨性与反复性,我们实行每天反思、每周小结、每单元达标,每期评比的循环渐进达标验收,要努力做到让每一个东辰学子都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让好习惯陪伴孩子幸福一生,健康一生,成功一生。
综上所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追求的是用好习惯打下孩子发展的基石,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孩子带进知识的圣殿,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并在活动中得到春风化雨的教育体验,用中西合璧的文化打开孩子的眼界和心灵,用全球视野去探寻人生的最佳发展,并将一颗永恒不变的中国心珍藏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