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澳门原料免费更新

首页
党建工作
校园新闻
东辰一小
东辰二小
东辰初中
东辰高中
师德师风
招生招聘
教育服务
影像东辰
图说东辰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部门:小学行政中心 撰稿人:李志刚 时间:2011/3/1 15:34:33
 

 

教育根系千家万户,他的举手投足和产生的效应令无数家庭魂牵梦绕。家长饱含希冀,将孩子送进学校,目的就是望子成龙,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某种程度上讲,学生是教师的衣食父母,没有学生便没有教师,教师的工作就是为社会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学生服务。通过学校卓有成效的工作,让每个家庭的孩子成人成才,建功立业。上升一个格调讲,在21世纪里,中国人能不能将民族复兴的辉煌写入世纪史册,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培养适应21世纪要求、能迎接新世纪挑战的足够人才。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建国50多年来,我们为普及义务教育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并在20世纪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在中国教育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里,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完整地培养出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对世界科技发明创造的贡献率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这就不能不说是教育的遗憾,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的遗憾!

是我们的学生不够聪明、不够勤奋吗?专家们通过考察的结论是: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很敬业、很勤奋,有很多在美国发展得也不错,成果也不少,他们中有的担任了实验室的主任,有的成了美国名牌大学的教授,但中国的毕业生基本上没有重大成果和突破性成就。中国科大一位学生,13岁上大学,17岁大学毕业,到美国攻读研究生。刚来美国时,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的神童”。他的数学很好,外语也很好,他一边读研究生,一边给美国的大学生上数学课,他是“小老师”教“大学生”。但10年过去了,他仍然在教书,没有重大成果。

是不是应该从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找一找原因?

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上,始终把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知识比什么都重要。教师跳不出这个框框,教育管理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教师冥思苦想:这个知识不能丢,那个知识教了没有,辛辛苦苦地把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系统地教给了学生。提倡创新教育,有心的教师更是煞费苦心地想“创造性如何教”的尴尬问题。《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博士提出了一观点:“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但在我们的教师心目中,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一言弊之——教;现代大学生的培养靠的是“教”。教成了我们教师工作的生命线。杨振林教授针对中国教育的时弊,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教育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如果再不改变,再过30年也很难有较多高精尖技术问世和获得诺贝尔奖。

 

顾明远教授讲了一件使他感受颇深的事。顾教授到美国访问,在谈论对美国教育的看法时,他很直率地对美国人说:“你们的小学教育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美国人问道: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请允许我们叫一个学生,你来考一考如何?于是美方找来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顾教授当场提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叫珠算吗?学生回答:我不知道。说完后,该生马上坐在计算机前检索。“哒、哒、哒……”随着学生对键盘的敲击,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了:什么是珠算、珠算的历史、珠算的运用等问题的说明。

   这件事引起了顾教授的思考,其实也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

   中国的孩子懂得珠算的知识,甚至能背诵出一连串的珠算口诀;美国的孩子虽然不懂什么是珠算,但当你提出一个问题,他可以自己获得信息,找到答案。中国的孩子如何呢?

   我们的学生的确习惯于老师讲、自己记下老师讲的一个个过去的结论。似乎老师把结论告诉给学生,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似乎学生记下了结论,也得到了知识上的满足。我们至今沿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两个典型特征:其一是信息交流的单向性,教师指向学生,老师告诉学生知识,学生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其最佳状态就是:接受老师讲的一切;其二,结构设计的模式化。凯洛夫的“组—复—新—巩—布”因其简单明快、易于操作的特点,而在教育界备受青睐,经久不衰。于是,许多教师喜欢一种固定的模式或设计一种流程,将知识展现给学生,于是出现了语文教学的“八股式”和数学教学的“三段论”(概念(法则)—例题—练习)。这种模式化、程序化了的教学结构,导致学习是一种按部就班。这种课堂教学,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来的。

   有人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悟、体验、内化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我们的基础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个过程。

   现在,质量即分数、教师即教书的观念仍然有一定市场。许多教育工作者往往设计一种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尽管没有表露我们心目中的这种对人才模式和标准的设计,实际是有的),于是把听话的学生、死啃书本的学生、考分高的学生看成是可造就的理想中的人才。可以说,在我们基础教育中,还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在不知不觉中“辛辛苦苦”地制造人才悲剧。

   我们一直都在希望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我们也期待着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更强。更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只有通过教育使今天的孩子具有应付明天快速变化的世界的能力。未来是什么样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人能说得具体。但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时刻都应思考一个问题——基础教育应为学生今后征战生活、参与社会竞争的行囊里装些什么?若回避和忽视这个问题,教育将是盲目和无用的。盲目在于迷失培养方向,无用在于让教育产品不能被社会接受。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不可搞“标签教育”,“胡窜乱喊”,而是应冷静思考“我们的教育应为孩子的后天发展提供什么帮助”这个常被他人忽视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理应瞄准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呼唤。

对未来人的设想,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前苏联学者伊·季·佛罗洛夫认为:未来的人是有理智、讲人道的人,是喜欢钻研、精力充沛的人。同时,他又善于观察美。这是完美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是精神上和体魄上都完美的理想人……共产主义的理想人要求有高度的纪律意识和善于自我约束、严格遵循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的规范和准则,诚实、谦逊、、善良,有公民觉悟、原则性和勇敢精神、社会积极性和责任心,感情高尚和体格健全。

   西方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也对未来人的性格进行了畅想,他认为:第三次浪潮(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将深刻地改变社会结构,而且必然改变人类自身,未来将出现一种背离农业、工业文明的新的社会性格,就这种社会性格的人来说,将具有以下六个特点:(1)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勇于承担新任务,较早成熟;(2)能迅速适应变革,灵活性强,处理问题敏捷;(3)敢于怀疑权威,持有独立见解;(4)善于合作,能够敏感地与周围的人协调一致;(5)个性鲜明,并以自己与众不同而自豪;(6)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在体力、脑力、具体与抽象、主观与客观之间达成平衡与和谐。

显然,前者强调社会性,后者强调个性功能。对未来人的具体构思,体现出各自的政治倾向、意识形态和世界观,但面临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课题,却体现出某种共识。

   再将视角投射到小学教育,我们该如何认识呢?一言以蔽之,小学教育就是要为孩子的明天积蓄成才的力量,让每个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聪慧的头脑和良好的情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剑南路小学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将“习惯、兴趣、基础、能力”作为教育要点进行办学方向设计,以培养“有中国人人格、有世界眼光、能创新实干”的一代新人为己任。这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编辑:李志刚 审核:李志刚
 
 
 
最新文章
13
2025/8
食堂物资供应商采购中标结果公示
7
2025/8
招标变更公告
25
2025/7
招标变更公告
19
2025/7
2025年澳门原料免费更新食堂物资供应商采购招标变更公告
7
2025/7
2025年澳门原料免费更新食堂物资供应商采购招标公告
1
2025/7
少年向党逐梦远航|东辰一小2020级毕业课程
少年向党逐梦远航——东辰一小2020级毕业典礼
花开盛夏共赴成长——东辰一小2025年春散学典礼暨孝敬典礼
【心灵驿站|第4期】家校携手,点亮孩子的成长心灯
东辰科技誉满涪城
父爱无声温暖有痕|东辰一小感恩父亲节主题实践活动暖心回顾
歌舞翩跹展风采妙语连珠绘星河|东辰一小四能四会展示活动
【家校共育】青春密码,心灵花园的守望者——2025春家长学校之家长大讲堂
13
2025/6
2025年春馨园第17周文明之星
2025年春沁园第17周文明之星
2025年春馨园第16周文明之星
2025年春沁园第16周文明之星
5
2025/6
五育润红心七彩绘童年|东辰一小第十九届童话艺术节系列活动
【心灵驿站|第3期】心向阳光润心赋能|东辰一小“5·25”活动特辑
东辰育苗知志远分批筑梦领巾红|东辰一小2024级第一批新队员入队仪式
【家校共育】家校携手同频共振家长督学共话成长|东辰一小2025春高段家长督学活动纪实
重磅喜讯!东辰一小全国赛事又获大奖
临“震”不慌,我们在行动|东辰一小2025春季防震疏散演练纪实
不负初夏,竞展芳华——四年级半期激励大会精彩回顾
心沐朝阳破迷雾砥砺扬帆启新程|东辰一小五年级第二单元激励大会暨团体心理辅导
 
 
中学部、小学二部:绵阳市剑南西路科教园区 0816-2312069(办公室) 0816-2324410 2311451 小学一部:绵阳市花园南街7号 0816-2373113 邮编:62100
集团介绍 | 新闻动态 | 集团架构 | 集团学校 | 人才招聘 | 合作共赢
蜀ICP备13014208号-1  美化设计:张道富 胡佳林 程序编制:贵松涛  IP:43.230.171.90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