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藏区 爱洒高原 生命践行 传播希望
——东辰2013级中美班暑期藏区支教活动纪实
2015 年6月29日,2025年澳门原料免费更新国际部2013级中美班同学,随同国际部文杨老师,雷磊老师以及其他志愿者一同前往了距离绵阳有1000多公里的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纳塔乡纳塔村塔德爱育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支教的活动。师生们不仅为当地学校学生送去了特色精彩的课程,还为这所高原深处的学校带去了药品、衣物、学习用品等爱心物资。 同时,这种“变形记”式的体验活动,也让国际部的老师和同学们收获了感恩,收获了成长。

纳塔村塔德爱育学校,座落在离白玉县有200多公里的小镇上,而白玉县距离康定又有600多公里。总之,这里交通闭塞,通讯不畅,没有固定的教员,常年多是世界各地的志愿者陆续前来担任支教教师,条件十分艰苦。同学们先是乘坐大巴到达成都,再从成都乘航班飞行近一个小时康定,再从康定坐了长达接近14个小时的大巴才最终到达学校。大巴在曲折盘旋的山道上一路颠簸前行。整个旅途还经历了机场误机,国道难行,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先不说支教本身,就这一路的艰辛,都已经是一堂生动的教学课了。

纳塔乡纳塔村塔德爱育学校是由当地一位活佛自己修建。这里,没有喧嚣,纯朴与落后相依,迷茫与渴望并存。所有学生来学校读书都是免费的。学校一共分了五个班级:小,中,大班以及两个喇嘛班。所有学生包括18岁左右大班学生的文化水平通常停留在小学1-2年级的程度,教具设备更是远离现代化。然而,让大家深受触动的是,所有藏区同学们虽处艰苦环境,却依然积极的学习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绚丽的娱乐设施,但总是充满了阳光与微笑,这也让师生们一路的疲劳和不安一扫而光。

特别是见到孩子们后,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热情纯朴,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师生们都激动不已,他们努力克服身体上的高原反应,努力去适应当地艰苦的生活环境,积极发起募捐,在经济上给予他们帮助。同时,有效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爱心支教。针对很多孩子家庭贫苦、父母远离、目标渺茫等情感问题,予以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师生们与当地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劳作,一起玩耍一起欢乐,虽短短几天,却建立了浓浓的情谊。


梳着时尚发型的罗森涛一本正经地给2年级的孩子上语文课,平时被托福单词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李祉龙站在讲台前自信十足地给孩子们讲数学题;酷酷的刘笑言,像个真正的大哥哥一样,安静地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大家都像是变了一个人,也许正是这些藏区同学们纯净的笑脸和这大山里朴实的空气,让这些平日里衣食无忧,甚至有些桀骜不羁的国际部学生们,找到了内心身处不一样的自我。





"挥手自兹去,落日师生情",分别时大家依依不舍。当地师生和家长纷纷向我们表达其真挚淳朴的谢意,国际班学生们也纷纷回赠特别挑选的小礼物作为纪念,场景让人感动不已。返回绵阳后, 学生们心里仍惦念着孩子们, 还忍不住在想:此后谁来给这些小朋友上课?他们以后又将是怎样的生活?这看似平常的问题,对于这些几乎从来不需要操心任何物事的城市孩子来说, 何尝不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的人生体验!


总之, 此次活动让学生们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有很大的收获。一路走来,同学们不禁感概:此行不易,且行且珍惜。相比藏区学校的孩子,国际班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条件相当优越,他们更应该珍惜当前的所有,努力学习,让自己变成有用之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将来要为这个社会多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见了那塔,我们会再回来的!